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一章千呼万唤始chu来(3/3)

有多少市场了。

别的不说,海岛本人是深有体会的,他现在出一本新的诗集,依仗他多年的名气,也不过是卖两三百万册而已。

强如海指,新诗集出版,能有五百万的销量,已经是读者很给面子了。这比起二十年前他们动辄销量过千万的成绩来说,几乎都不好意思拿出去对比。

在东莲上人退隐不出新诗的情况下,海指就是市场最有号召力的诗人,然而他也只能徒呼奈何,一点办法都没有。名气大的诗人还可以活得比较滋润,像海指与海岛等人,每年一两本诗集,以当年的销量,让他们成为身价数千万华元的大作家并不难。

难的是现在的诗坛新人,出个诗集,卖那么十多万册,文化公司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这销量的利润,连成本都赚不回来,哪里还会对诗歌新人感兴趣?

加上诗歌不像与戏剧作品那样可以衍生其他渠道的版权收入,完全靠销量来支撑利润点,更让出版商提不起兴趣了。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好好操作与戏剧去呢!

市场如此,新人眼看诗歌没有前途,把它当终生事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诗坛一片沉寂,半死不活,没有任何生机。

他们这些诗坛前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又没有办法解决,只能寄希望诗坛能出现一个救星。

苏文是救星吗?

海岛不确定,但是苏文现在是一个文化现象,别的不说,诗集《人生若只如初见》销量直奔两百万册,几乎不下海岛的号召力,让他看到了希望。

好,他刚才只是打趣海指而已,他与海指一样,也像见一见这个诗坛强劲的新人,想看看他有什么办法激起诗坛的生机不。

与海指一样,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动静,看看是不是有一个叫苏文的学生走过来。

然而,等了半分钟,苏文都没有出面,这让海岛也急了:“这家伙是没来,还是要吊我们胃口呢?这算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

渐渐的,海岛与海指肩并肩站在一块,微微抬头,看着一种学生。

那神情,谁都看得出来,他们也等着苏文,对他兴趣大着呢!

这让一直默默站在他们旁边的徐绕吃醋了!

现任华夏院诗歌协会会长徐大帅哥极度不甘心,特别是听到海岛与海指的对话,嫉妒之火都烧到头顶上去了!

作为一个年轻文人,谁没有高傲之心!谁没有问鼎之志?

徐绕从小就喜欢诗歌,立志做一个大诗人,东莲上人与海指都是他的偶像,他渴望成为他们这个级别的诗人,受万众敬仰,集万千宠爱!

考上华夏院,他就是冲海指与海岛来的。前者虽然已经不任教了,但是华夏院毕竟是他工作二十年的地方,时不时会回来做讲座。后者则还是这个学校的教授,带着研究生。

徐绕希望能成为他们的学生,追寻他们的脚步,成就大诗人的境界当然,如果能接受东莲上人的指点,那就更完美了。可惜这位老人已经退隐,不再写诗,也不再收学生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