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约稿(2/2)

方承世搓手更快了,有些难为情:“是这样的。这个省级的文学大赛有你前面三首诗歌就够资格获得名额了。《正气歌》我看就不用上上去了…你留给我怎么样?我这次来呢,除了验证你的真外,现在却忍不住想向你约稿了。”

苏文:“能证明就好。谢同学,你没有异议了吧?”

谢天行顿时眉开笑了,连连称谢,最后不忘向苏文挑眉,就好像在说:“看到了吧,哥也不比你差,到时候比赛我们再见分晓。”

对应;《过零丁洋》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现在《正气歌》也有‘是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句。这些都是对应而相成的,同一思想,同一脉络,必然也自同一人之手。你的作品,毋庸置疑了。”

这就是里挑骨了!

“《正气歌》留给你?约稿?”苏文有些搞不清情况。

谢天行再红也兴不起质疑的念了,只能从诗的内容上着手,他先是萎靡思索,忽的神振奋起来,哼哼说:“两位老师,苏文这诗写得虽然好,不过内容思想却极其低下,并不可取。你看他说什么‘三纲实系命,义为之’,这是在鼓守旧思想呀,举的那些例,也很多是愚忠而已,与现在开明的社会思想并不相符。这是一思想倒退的诗作,是开历史倒车的,传扬去只怕会误人弟!”

苏文想的就简单多了,他参赛不是与谁怄气,而是想通过参赛获得直接大学的机会,为此他甚至不惜抛了四首相关的古诗。

谢天行还想说什么,却又让方承世打断了,他摆摆手,转而对苏文说:“苏同学,我今天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证明你确实是那三篇诗歌的作者。那三首诗,等你余老师改完序文之后,我们就会推荐到省作协,让你直通省级的中学生文学大赛。”

连文大丞相都两次成为他剽窃的对象,为了上这个世界的大学,他也算是不遗余力了。

最后问的是一旁脸复杂的谢天行。

苏文闻言大喜:“多谢方老师成全。”

苏文见状奇怪:“方老师,什么事你说。”

余成与方承世相视一,最后还是方承世面说:“谢同学,这只是一首古诗而已,不要求疵,也不要上纲上线嘛。人家苏文在序文里也写了,这是读史的慨,叹历史人的忠烈而已。你说愚忠不可取,那刚烈呢?我们读史,不能以今人的光来定位古人。那只会让人徒增烦恼而已。通读《正气歌》,我不计较什么愚忠什么守旧,我只看到了满篇的忠烈之气,那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与日月合,贯,成就了一篇明的诗作。如是而已。”

这话一,苏文还有些摸不清脑,其他两人却大为震惊了。

方承世目中光,期待地盯着苏文,慢慢说:“忘了告诉你,我除了是作协成员负责文学大赛审稿外,还有一个份,那就是《粤州晚报》文艺栏目的主编。我想代表《粤州晚报》向你约稿!”

苏文闻言扬起来,看着天板并不说话。

方承世解释说:“我们粤州是有一百人有资格取参赛,不过我们市作协的人只是推荐优秀的稿,并没有权力决定这一百人是谁,要省里审稿之后才决定名额。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市里推荐的人会超过一百人。不过呢,一百个名额,有十个左右可以让我们市里决定由谁去参加的。直通的意思就是苏文在这十个名额之内,不用省里遴选了,可以直接参加省里大赛。”

谢天行刚想说不服气,又听到方承世继续说:“除了苏文,谢天行同学你也有这样的资格。是的,我们觉得你的戏剧《青祭》平颇,也给你一个直通省级大赛的名额。今天让你也过来,是当面鼓励你,让你代表我们粤州参赛,争取获得好的名次。”

特别是谢天行,有一吃人的冲动,尖锐地叫起来:“什么!约稿?还是《粤州晚报》?”

“苏文,我还有一个事要与你说。”方承世代完谢天行的事情,转而又面向苏文,这次他双手搓了搓,显得有些张与期待。

“对对,毋庸置疑。”余成附和老同学的说法。

“直通?”谢天行闻言却是睛一,问了起来“方老师,直通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每个市遴选一百人到省里参加大赛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