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验证真伪(2/2)

在“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华夏帝国有五十个行省之多,一个月四份周刊,也就是说,总刊每月一次的文章,是从至少两百份周刊里筛选了来的品文章,是二十亿人民之中的作家的华!

对方特么还是一个中学生!

铭轻轻一笑:“这学生诗才了得,是我们粤州的人才,当然要好生保护。这样吧,你去找那个老师,让他改一改序文,别与文圣人沾边就行了。还有,直通省级大赛的资格可以给这个学生,不过你要亲自验证一下这些诗是不是真的自其手。至于怎么验证,你自己琢磨。”

“我现在就发。”方承世立收拾妥当走作协,直奔粤州第七中学而去。

气,李铭幽幽问:“这真是一个中学生写来的?”

再往上,就是总刊了,由京都著名的作家与教授审稿,每个月刊行一次,又叫《华夏文学月刊》。

有的文人,在各个行省的《华夏文学》周刊发表过无数文章,一年到,却连一篇都没被总刊选上,有的甚至半生都没有这样的荣誉。

颤抖,声音越发昂,直裂云霄:

所以,刚才他们谈论这些诗的价值,除了赞叹外,还有羡慕嫉妒恨!

方承世愣了一下,继而苦笑:“主席,这样的诗才,注定了能在帝国诗坛有一席之地。如此名篇诗作,谁愿意给他人所用?”

“我看不单是周刊,连帝国总刊都够平上了。”方承世补充了一句。

所选文章,益求,需要众多著名审稿人在众多文章中遴选来后再经过投票,胜者方能登上《华夏文学》的月刊,可见名额之少,可见难度之

“怎么了?”方承世吃了一惊。

“那…这么说真是中学生写的了…”李铭满嘴都有些苦涩了“这样的诗作,别说参加省级的中学生文学大赛,就算到全国总决赛,也能胜呀。这样的平,都可以刊登在我们广东行省的《华夏文学周刊》上了。”

方承世与李铭在广东行省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在省里的《华夏文学》周刊发表过不少文章,可这么多年下来,却没有一篇能上总刊。

与一般的刊不同,经过多年发展,《华夏文学》刊分级而立,集团化运作,每个省都有一个编辑室,像公司一样,在本省版刊行文章,每周一刊,所以又叫周刊。

方承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慌了:“主席,那…怎么办?”

读罢,李铭整个人僵住,张大嘴一直都说不话来,神迷离,心神好像游于九天之外了。

铭苦笑:“虽然帝国言论自由,不以言获罪,但是文武至圣是神人,怎么能拿他开玩笑呢?这断诗是假设文圣人要断为前提才成立的。这个不好!发表去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你要知,文人都是相轻的,而且杀人不用刀。”

《华夏文学》是帝国作协与皇家大学文学系主办的刊,是华夏帝国名气最大声誉最的文学刊

他们恨啊,恨自己没有这样的才华,恨老天为何把这等天赋都赋予一个人了。

月刊上面的文章,不是谁都能发表的,必须是从各个行省当月的四份周刊上遴选来的最有价值的文章。

这时候,李铭看完了余成对这些作品的序言,他倒是有些犹豫了:“小方啊,你这个接的荐稿人太实诚了,这序文发去,只怕对这个学生不是好事。”

因此,无数作家文人以在总刊发表过一篇文章为荣!

“主席,我觉得可以给这个学生一个直通省级中学生大赛的资格。你说呢?”方承世直接表示对写这些作品的学生的欣赏了。

半晌,他渐渐回过神,扭看着方承世,想说什么又说不来。

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么?

铭无法评说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方承世重重,脸因激动而红:“主席,这是我一个同学推荐的稿,是他一个学生写的,一个中学生!你现在知我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了吧?”

铭想说什么,最终却,叹:“是啊,都可以上总刊了。这是多少文人的梦想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