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彪炳千秋的丹心(2/2)

也只有文天祥这个至情之人,才能发这等呕心沥血一般的呐喊。

这是一风骨!

不过看余成样,作为一个粤州的文艺青年,在gd行省还问这么一个,那么伶仃洋这地方十有八九是不存在的。

这是彪炳千秋的丹心!

至少,比之前两首要好,否则余成不会激动至此!

丢失了,之后跑到fj去。不过这零丁洋是哪里?没听说过呀!”

人都会死的,我要留我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这次苏文只是写没有读来,大家都不知余成手中的诗歌到底怎么样,不过看余成那激动得要吃人的模样,他们用脚底板都可以想得是一首好诗!

想当然耳!

他说看现在的情况,我就是这样推想的!

但是,人世不能没有这样的呐喊——

倏地,整首诗活了过来,一个伟大人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从古代走来,慢慢走人心,涤人心,升华人心!

“相当然耳”这一主观臆断的话来不小,《后汉书》写孔看到曹打败袁绍儿后,曹丕纳了袁熙的妻甄氏,就写文章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问这事的,孔说:“以今度之,相当然耳。”

现在苏文竟然也想效仿先贤,余成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恼怒:这家伙真把自己当一号人了?

想到这里,余成来不及看剩下的诗句,猛地抬,面向苏文,直接问:“苏文,这零丁洋是哪里的?”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我想他这样,他就这样!

“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好诗歌!”余成激动起来,拳重重砸在讲台上,发砰的声响,把底下的一些学生吓得不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余成低声呢喃,泪盈眶,心中有一块垒,堵住了腔,想要呐喊,又想呼啸,他觉得这不应该是苏文写来的诗句,而应该是由文天祥本人所作。

想到这里,苏文断然说:“老师,为了叹零丁,我也只能想当然耳地写零丁洋了。”

《过零丁洋》一,还有比这更好的明志的断诗吗?

少了它,就少了一份真情,一份丹心,一份神!

这是一份人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仔细想了一下,苏文也犹豫了,在原来的历史时空,文天祥五岭坡被俘,从船上转移的时候经过伶仃洋,这才写下这首诗。在这个世界,却没有这段历史,也不知他所在的gd行省有没有伶仃洋这个海域呢。

余成激动得不能自已,课也不上了,大手一挥让学生自习,他在讲台上来回走了好半天,最后才长气,目光落在教室后面的苏文上,光芒闪亮,非常复杂,有震撼,有不甘,有敬佩。

苏文闻言愣了一下,他本以为写下这千古名诗,余成看了之后应该拍案而起大呼好的,没想到他却纠缠零丁洋这个地方。

余成气结了,指着苏文苦笑不得:“你以为你是谁?苏东坡?孔?”

哼了一声,余成不想看到余成那理所当然的面目,低看手上古诗的最后一句。

苏文猛然抬,一字一顿地说:“老师,我如果说这是文天祥写的,你信吗?”

慢慢的,余成走到了苏文边,轻声地问:“苏文,这诗真是你写的吗?”

文天祥那儒家文人的风骨,谭嗣同都要略差一筹,那人心无所畏惧的震撼,更不是汪卫这人所能望背的了。

这样的典故还涉及到名更大的苏轼,此君参加考试写了一篇文章,主考官都说很好,只不过其中有一个典故连大名鼎鼎的欧修都想不,就问苏轼是从哪里看到的,苏东坡倒也脆,直接说:“想当然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唰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苏文上,后者淡定地坐在样上,脸现微笑。

慢慢的,他愣住了,脸由平静转为绯红,唰的一下目光大亮起来,拿纸的手微微有些抖动,他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文字,睛再看,字迹依然清晰,意思也非常明确,嘴也哆嗦了,不停地念叨诗歌的最后一句:

历史可以没有文天祥,因为会有其他人站来;世界可以没有华夏帝国,因为还会有某某帝国代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