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九章过渠(2/2)

殷开山一当先,很快就上了北岸,看到严阵以待的李阀大军,总算松了气。就在这时,忽然李阀军队后面一阵急促的蹄声响,那里是一片火把,而长乐方向也是杀声震天,他顿时倒了一冷气,原来少帅军在此早有伏兵。

,否则很有可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阀辛苦一场,最后被一直在旁窥视的少帅军拣了个大便宜。

重玄门下,李阀的六万军队缓缓向西北方向后退,少帅军则是慢慢前移,始终与殷开山率领的俩万断后的步兵保持两到三里的距离。而世师的近四千隋军则呆呆得看着这两个不请自来悍的客人在他们面前的表演。三方军队都没有任何的争斗,只有“沙、沙、沙”的行军的脚步声,以及“滴滴哒哒”的蹄声。

殷开山的军队立即一片混。如果一直不动还好些,此时撤退的命令已下,军心已经了。殷开山也知这时候,无论如何是不住了。只能能逃回北岸多少,就是多少了。于是大家都撒开拼命的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只是少帅军开始和他们的距离不过是两里多路,此时纵疾驰,很快就追了上来。

刘弘基的队很快渡河完毕了。纷纷在北岸列队。殷开山知最后的时刻快到了,他率领这四千人亲自断后。很快,南岸的队剩下不多了。少帅军一直没有动静。殷开山舒了气。命令最后四千人替掩护,过渠。

可是现在看来李世民和刘文静的光的确很准,少帅军竟然放弃了中原的几家对手于不顾,在吴浩大婚之前,悍然兵,实在是既狡诈又大胆。而更让他们发麻的是看少帅军的行军方向应该是从潼关方向杀过来的,这也就是说,发永丰仓的李建成的三万军队肯定是已经败退了。如果长安也给少帅军占去。无论是兵力、粮草还是关中一带的民心,李阀都于劣势。倘若没有什么奇策,那李阀想在关中立住脚,可就很难了。如果败退回太原,就只能依附突厥苟延残了。而且看少帅军如此的势,很有可能连太原都不会给李阀留下。

少帅军顿时沸腾起来,向前。

刘弘基的大队正在渡过昆明渠,殷开山率领了两万士兵则在南侧结阵虎视眈眈的盯着一直随不舍的少帅军骑兵。此时的少帅军纷纷熄灭了火把,只见的少帅军前军静立不动,后阵却不停的传来疾驰的蹄声。似乎不断的有士兵赶来。断后的两万李阀士兵人人发麻,他们知虽然现在少帅军不动,但是等下他们过昆明渠的时候,少帅军只怕是不会就这样静悄悄的列队目送他们。别的不说,最后一支过河的队,肯定是没有希望到达北岸了。

不过此时的他们也没有时间想太多,相对苦笑一下,然后由刘弘基带大队先行,而殷开山率领俩万步兵断后。

这边殷开山率领着最后五千刚一动。就听得少帅军爆一声大喝:“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壮士用命就在今朝!杀呀!”

在此之前,虽然李渊也派遣了刘文静去东突厥请求派兵援助,但是实际上他心里并不希望突厥兵。他对刘文静一再说:“突厥中土,乃是百姓大害也。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可为。我之所以主动请求东突厥派兵,乃是担心刘武周和梁师都先行一步向突厥借兵,这样的话就会对我们主关中造成威胁。所以我们一方面和东突厥谈各条件,让其以为我军借兵的迫切心情,这样东突厥必定不会急于兵,而会不停的抬兵的条件。等到我们拿下长安之后,借兵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我们可以先行让突厥派几百名士兵来。一来可以壮我军声势,使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人不敢在我军关中之时,轻举妄动。而几百名突厥兵,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威胁!”后来李渊听从了李世民、刘文静地建议,想从突厥大举借兵,始毕可汗也答应了先派其突利率领两万突厥关中。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就在突厥准备兵前,始毕可汗突然病死。而接任可汗地既不是始毕可汗、近年声威鹊起的儿突利,也不是在东突厥地威望仅在始毕可汗之下的他的弟弟颉利,而是始毕可汗另一个弟弟罗。罗为人向来懦弱,无论是颉利和突利二人的声名和势力都在他之上。一时间,东突厥王廷震不已。也没有人再有心思兵关中了。李阀借兵的事情也等于被无限期的延后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