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三章扩军(2/2)

使他展缓慢。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和李阀的军队行正面锋。如果万一发生了战争,那也不能打成胶着战,以防止李阀向突厥军求援,甚至彻底倒下突厥。

前段时间,少帅军已经够风光了,能够沉寂一段时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最早的计划中是想等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了之后。再行夺取,但是现在的少帅军肯定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的。所以在他的计划中,南夺襄,北打黎仓都最好是在得到了李阀起兵的消息之后,再分开来动手。这样一来,震动就不会太大。而且由于少帅军和霍世举的关内军基本上打了个平手,所以越王杨侗也没有继续向杨广告急,要求继续派援军。于是,历史上包括王世充在内的十余万援洛军仍然分散在各地。这个时候,李阀起兵,如果攻长安,那么长安的代王杨侑肯定会向扬州求援,那么十几万的隋军压过去,自己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接着就是襄派的龙老大双刀钱独关带着他的小妾白清儿到南来了。婠婠对于这位自小就和自己不和的师妹的到来倒是奇的情,让白清儿很吃了一惊。

少帅军如果连续的发起猛攻,就势必造成各地和杨广极大的恐慌,而如果少帅军每一次的行动都保持一定的克制,就有可能不刺激杨广。因为那些援军实际上也是杨广挖东墙补西墙,拼凑来的。而且吴浩可是记得一个有名的实验:如果把一只青蛙扔在盛了沸的锅中,那么它会立刻蹦来。可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扔在盛着常温的的锅中,然后慢慢加,锅中的就会将成为一锅鲜的青蛙汤。

这一日,钱独关夫妇又应邀来吴浩府上客。因为钱独关本人并非门弟,所以将来自然是可以留在少帅军中的。自从祝玉妍到了襄和钱独关谈了一次之后,钱独关是一天比一天兴奋。原来在癸派暗地里的支持下,汉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自从南了个少帅军,他就开始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了。金波和凌风在襄时和他的关系就一直不错,多次写信劝他投奔少帅军,他也不是没有心动。因为他还是有自知自明的,他的能力想要割据一方也许还勉勉,但是要去争天下,他本不是那块料。而如今他的边就有了一个庞然大,恐怕是想要割据一方也不成了,尤其是当少帅军相继拿下了襄郡的其他十县的时候,他一下仿佛苍老了十岁。可是他也知,自己有今天,一大半是因为癸派的支持。没有癸派,他今天投少帅军,恐怕明天就要脑袋搬家。再则自己的汉派中癸派的暗桩也不在少数,冲突起来,自己未必能够占上上风。想不到的是祝玉妍竟然会来劝他少帅军,他想也没想,立刻就同意了。并且连夜给吴浩写信。表示愿意归顺。

吴浩自然知,钱独关是来向自己正式投诚的,汉派乃是襄地区的第一大派,光是派中弟就有近三千人,再加上平日里一些和他好的实力,总人数甚至超过了如今襄的七千守军。有了钱独关作内应,襄城的确是唾手可得。一个月内,钱独关已经连续三次派人来联络:希望少率军早日攻打襄城。可是每次吴浩都给他回信:让他再等等。在吴浩看来,襄自然是要夺的,可是现在的襄已经是瓮中之鳖,拿下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倒是一也不着急。

吴浩在得知汉派也有一些船只,而且钱独关颇习,就立刻拍板让他就任军副都督。待到襄一拿下,他就留在襄习练军。钱独关自然也是兴的很,正说到开心。尤俊达和虚行之两人急急忙忙的闯了来:“少帅,李阀起兵了!”

可惜吴浩等来等去。就是没有等到李阀起兵的消息。派往太原的探,已经十好几批达到了几十人。而准备冀地的王君廓和柴绍的两个步兵师则从五月初就早已移兵上洛郡。他们也已经是连连上报,希望早日发,吴浩的心也急了起来。莫非李阀打消了起兵的念?吴浩认为可能实在不大。那些原李秀宁的亲兵有二百余人自动离散了,吴浩相信其中肯定有人回去向李渊通报了。在他原来想来,李渊应该提前起兵才是,谁知这么久了,就是没有动静。

倒是传来了郭和在榆林郡起兵杀死郡丞王才,开仓赈施百姓,自称永乐王的消息。此事发生在三月。不过榆林郡远在西北边陲。所以消息传到南,慢了许多。郭和如今手下有二千余骑。南连梁师都,北附东突厥。依附东突厥的义军从此又多了一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