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四章心急如焚(2/2)

没曾想竟然遇上了吴浩和罗士信。回来之后,他一直在想:罗士信怎么会和吴浩在一起呢?难罗士信要反?偃师离兴洛仓可是近的很,杨公卿整日的都在焦虑不安之中。好在两个多月过去了,兴洛仓没有任何的异动。而李密则是一路西,夺了康城。于是,他又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康城方向,往南边派了不少的探

“什么?”听得小校的回答,杨公卿大惊失形一晃,差一栽下城

杨公卿一愣,监军萧御史?难是萧怀静,他不是应该随着裴仁基驻扎在虎牢关吗?虎牢关虽然比偃师还要险要,而且有四千兵驻扎。但是如今它西有兴洛仓的少帅军虎视眈眈,东有一直和它对峙的荥的瓦岗军窥视。这个时候萧怀静跑回洛什么?难是虎牢丢了?杨公卿上否决了这个念,他们的队伍衣甲光鲜,行军之时有条不紊,显然不可能是打了败仗的逃兵。

“城楼上面的军士听着。奉越王千岁旨意,监军萧御史回洛。速速打开城门,叫杨将军快来迎接。”底下的一名小校大声喊叫着。

忽然,有五、六骑,急驰而来。快要到达二、三里的时候,杨公卿一挥手。一旁的军校大叫:“来者速速通名。否则弓箭无情!”

杨公卿在城楼上大声地回:“本官正是杨公卿,敢问萧御史何在?你们是虎牢裴将军的队吗?一路过来,可曾遇到吴浩的贼军?”

鼓声雷动,号角齐呜。杨公卿全披挂,东城门楼上八百名士兵握兵,严正以待。那支队伍行的速度也放慢了下来。杨公卿远远就瞧见前面的将士打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萧”字。

这一日,他刚刚用过午饭,却忽然有兵丁来报:“东门发现有一支队伍正在快速的向偃师城接近。”兴洛仓正是偃师的东面。

忽然就传来了李密率7000偷袭兴洛仓,结果在方山受了少帅军的埋伏,全军覆没,李密本人也被杀了。而兴洛仓守将罗士信杀了东都派去运粮的路有德,归附了吴浩的少帅军。接着就是吴浩发的檄文。当他看到檄文末尾竟然署了自己的名,杨公卿除了愤怒,还是愤怒。他知作为一个本就不受信任的义军的降将,洛方面看了檄文之后不怀疑的可能实在是太低。杨公卿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跟吴浩拼了。三千人全军动,直扑兴洛仓。最后还是被麻常给拼命栏住了。

杨公卿一气问了几个问题。那小校先是在城下对着杨公卿行了一礼:“见过杨将军。我们的确是从虎牢而来。御史大人就在后面。此次我们是奉越王千岁旨意押送图谋不轨、行反叛的裴仁基父回东都受审。路上倒是遇得几贼军,均被我们打散了!”

冷静下来后的几日,杨公卿一直在努力的筹集金钱,想着到洛去走一下门路。可是偃师境内突然一下闹起来,从几个方向同时都有上千人队伍在运动。很快就探明这些队伍全是向着兴洛仓方向去的,其中就有他的旧友郝孝德。郝孝德倒是没忘了他,很快让人送了封信来,劝他一起投奔少帅军。结果自然是信被他撕得粉碎,人被他了偃师城。这之后,杨公卿也想通了,这礼我也不送了。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他估计少帅军要不了多久就要打过来了。反正他早就作好了最坏的打算,只不过敌人由李密换成了吴浩而已。

辈。洛已经集结了六万多军队,而且还在不断的募兵。却还担心李密攻击洛。以至于周围各县都是兵少将寡。他一个降将更是无力改变这局面。可是要说投瓦岗,他是决不愿意的。上次投降朝廷,他已经是觉的脸上无光了,再投瓦岗,那他不就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所以他才把手下将士的家眷都送往了汝南郡。

自己获知的消息中吴浩手下好像没有萧姓的将领,杨公卿偏着脑想了一下,摇了摇队渐渐的近了。杨公卿估算了一下,大约有三百名骑兵,七百余名步兵。不过,让他吃惊的是所有的士兵都是全副铠甲。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是据杨公卿知,无论哪支义军,最缺的就是装备和粮了。当然占领了兴洛仓的少帅军不会缺粮,但是想不到竟然有如此的装备。虽然对方只有一千人,但是作为一支刚冒起的少帅军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这支队绝对是少帅军的主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