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吃,人类此时不可能不使用工具。
"如此说来,好像都是好事,其实并非如此,人类在海洋中也失去了体毛和爬行的能力,这是最致命的,人类连忙开始康复训练为让反跷的身体变得能走路,拼命地进行练习,人类后来终于获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但失去了体毛是他们更迫在眉睫的危机,一上岸,湿淋淋的身体急剧失去体温,像现在的人类,从海里上岸必须赶紧披上大毛巾,如果是晚上,则有可能冻死,古人类从海中一上岸,被冷风一吹,可能更觉得冷可能赶紧四处寻找,看有没有什么能暖和身体,如果有狐狸他们会杀掉刹下皮:如果有洞穴会钻进其中;如果没有洞穴,会砍倒椰子树,揪下树叶建成小屋…这些事情,人类等不及体毛再慢慢进化回来就做了,为了暖和身体他们肯定什么都做了,最后仍冷得没有办法时他们从某些地方发现了火,恐怕是在制造工具时他们就偶然发现了生火的方法,这种发现,只要有谁发现一次就足够了,为什么一次就够了这个待会儿再说,这样,他们能使用火随后也能用火烤食物吃?"
"总之,人类从海洋登上陆地的瞬间,需要衣服、房子和火,拿动物比喻一下,这时的人类颇像寄居蟹,寄居蟹没有贝壳就不能生存人类没有房子和衣服也不能活着,也许从动物的角度来看,房子和衣服就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为了克服寒冷人类将这些东西弄到手了,等回过味来,人工的殖民地已经到处出现了,到此地步殖民地的扩大,复杂化,只是时间的问题,殖民地群落之间会打架,不久会引发战争,殖民地还有另一个好处:采集的猎物,果实和谷物能够贮藏了,蚂蚁,蜜蜂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着这个好处,在开放的自然界,这其实是最难的,你捕获的猎物别的动物不会只是干看着,猎物由所有的动物分享这是白然界的规则是美好的调和,但有些动物构建了只有自己和同伴才能居住的殖民地它们从这个逻辑中逃脱了,自己的猎物要谨慎地运回巢只与伙伴分享,这种习性,如果看看蜜蜂和蚂蚁就一目了然,它们因此从自然界的规则中逃脱了,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则,并非人类的容智带来了现在这种情况,"睿智"这个词在自然法则面前没有意义。"
"讲到这里,以后就简单了,古代人往自己的殖民地运送各种东西,鱼和贝就不用说了,剥掉毛皮的动物也运进来留作食用,然后是水果、谷物,谷物非常适合贮存,因为它本身就善于自我贮存,直到季节更替,贮存的谷物还有更大的好处,初夏的某一天,古代人发现殖民地的谷物仓中长满了繁茂的草,一看,原来是新的谷物在结实,贮存的一部分谷物在地面上发芽独自生长,这些谷物,古代人当然也毫不客气地吃了,不过,谷物不断播种,谷物仓一带渐渐变成了谷田,即使人类不再特意采集谷物运来他们的谷物仓也开始独自生产谷物了,这不是上天的恩惠吗?可见,就连被称为文明开端的农耕业,也是人类毫不动脑偶然掌握的,到了此时,人类已经没有必要再回到海洋去,海洋毋宁说已经变成了难度很高的猎取食物之地,即便如此,人类也没能同海断绝关系,这也许只是因为海洋存在着陆地上没有的味道,那是基因一经记住便难以忘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