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股市,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每次熊市,确实我都在股市以外活动,那时候我已经退出了股市。我说满仓,可能我又到别的便宜市场买去了。我经历了大概三次熊市,三次熊市都出来了。其实,当时我是糊里糊涂的,我只是通过资产配置。”
“我现在强迫在12个月内,把我的30%资产配置到A股市场之外,比如港股。我算的账是,这30%资产未来三年至少涨五倍。三年以后,这30%产生的效益包括本金,相当于我现在总资产的150%。哪怕我现在的70%全部亏完,这150%还是足以保证我的资金是增长的。”
“实际上,2001年熊市开始前,我在1997年已经开始做这个工作了。我也是强迫我自己干的,这种大的资产配置非常重要。它带来的效益就是老百姓讲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它能够把我现在的利润锁死。我这个办法这么多年就没出过错。”
在2001年到2003年间的熊市中,林园的平均投资回报达到了三倍左右,这都来自“东方不亮西方亮”其中有一只投资香港房地产的股票给他带来了32倍的回报。
2003年,熊市仍在延续,很多股民已被深度套牢,股市悲观失望的情绪十分浓厚。但让人惊奇的是,在寒意还未退去的时候,林园杀了回来。
在股市一片惨淡的时候,人人“谈股变色”而林园却仍能在股票市场中赚取大把钞票。也许有的人会提出疑问:是真的吗?林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记者出示了他的部分成果——四个账户投资组合的资金对账单。
一个名为联合证券深圳振兴路营业部账户显示,2004年1月,林园存入的1000万元资金,到2005年9月结算时,资金账户达到了2400多万元。交易的股票有贵州茅台、武钢股份、同仁堂、云南白药、招商银行等,其中还有部分配售中签的股票以及前期买入股票的卖出所得,还有一些股票的分红和派息。
另外一个账户同样是联合证券深圳振兴路营业部的,2004年1月时存入的1000万元资金,到2004年年底时,资金账户结算时为2460万元。交易的股票为宇通客车、中国联通、贵州茅台、伊利股份、贵研铂业、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武钢股份、同仁堂等。
还有一个账户也在同一家营业部,2004年1月存入1000万元的资金,到2004年3月结算时,资金账户证券总市值达到1285万元。买入的股票有上港集箱、贵州茅台、五粮液、深发展A、宝钢股份、招商银行、两面针等。
最后一个账户显示的是,2005年1月1日存入的1500万元到2006年1月11日时,资金账户的股票市值达到3033万元,买入的股票主要有千金药业、贵州茅台、马应龙、万科A、云南白药、铜都铜业和新兴铸管等。
2005年至2006年,林园买入铜都铜业、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并融资买入无风险套利品种:五粮液、上海机场。这些都是林园价值投资策略的经典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