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二、杨百万的第一桶金
杨怀定的故事,中国散hu几近耳熟能详了。1950年生人,一直在上海铁合金厂当工人,工资先是每月36元,后来涨到了每月53元。1988年chun节,杨怀定38岁,厂里仓库丢了一吨多铜材,因为杨怀定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所用的原料是铜材,杨怀定一下子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后来,虽然小偷被抓住了,冤情被洗刷了,但杨怀定心里总有点不舒服。1988年3月,他辞职了。
辞职后,杨怀定便投shen到了买卖国库券的生意中。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息率15%。站在jiao易所门口的杨怀定,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今天带来了20000元,如果20000元全bu买下,一年就有3000元利息。而存在银行的利率是5。4%,全年利息1080元。那多chu来的近2000元,远远超chu工厂的工资。于是,他果断地把带去的20000元都买了国库券。
后来,杨怀定描述当时的心情时说:“买是买了,但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jiao易所看行情,一看,发现涨到112元了,我赶jin卖了,赚了800元。”一年的工资到手了,杨怀定心放宽了些,又开始突发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国库券买回来,再以112元的价格卖chu去,不就可以赚钱了吗?由于当时全国已有七个城市开放了国库券jiao易,杨怀定决定打听一下其他城市的行情。“那时候国库券行情属于国家机密,但当天的《解放日报》报dao了上海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依此类推,各地的党报一定会报当地的行情。”
杨怀定立即跑到上海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党报,终于查到安徽合fei当日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
于是,他连夜去合fei,一个来回,20000元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两万二。跑了几次以后,杨怀定尝到了甜tou。之后,杨怀定来回穿梭于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国库券源源不断地搬到上海,一年就赚了100万元。在20世纪80年代,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万元hu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杨怀定发了“杨怀定”这三个字也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杨百万”却名动天下。资金量zuo大后,他不再亲自到外地跑了,雇了几个人在全国各地跑,他坐在上海用电话遥控指挥。
这些人每到一地,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听当地的国库券行情。杨百万说:“用现在的话讲,我就是买信息。我变成信息中心,知dao哪里价格最低。我指挥他们从最低的地方开始依次买进,越买差价越小,最后回到上海卖chu。人换
班休息,资金不闲着,每天在gun动、膨胀。”
说到这里,再提一提当今成天仰望着大盘胡思luan想的亿万gu民,中间有不少人经历过那个时代,但都没能成就自己的百万神话。探究其中dao理,莫不是因为缺乏一zhong素质,比如胆商?
作者本人以前zuo过频繁买进卖chu的小gu民,zuo过职业机构的cao2盘手,对普通gu民的心态非常了解,并且有条件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些错误的jiao易心理。谈到“胆商”二字,不妨先提一下gu民大众的某些错误心理:
跌不敢买,因为知dao抄底通常胜率不高;涨不敢买,因为“专家”天天qiang调追涨如何如何不妥。最后,你在本该是机会的时候,当了一回看客;直到行情进入加速阶段,才被迫杀进去,捡一个烟pigu。
自己tao牢时,相信很快就会解tao。别人shentao时,却不敢投入该gu,认为还会继续shentao。
看中一个板块,就jian信这个板块有qiang劲的涨势,还会寻找各zhong消息来证明自己的判断,至于是不是事实完全取决于自己相不相信。
抛掉一只gu票之后,会十分焦灼地寻找下一个目标,直到买进才安心。
tao牢补仓时,会gan慨有闲置资金的好chu1。但在买进的时候,又怕资金闲置,全仓买入。
时刻关注gu票行情,误导了本来正确的判断。
投资大众会有这样hua稽的心态,固然有智商、财商、情商方面的因素,但归gen结底还是胆商问题,要么有胆无识,要么有识无胆,以致进退失据,没能在恰当的时机zuo正确的事情。
在gu市里打gun,天赋很重要,要有高智商、高情商,更要有高胆商,胆子太小,成不了大气,但又不能放胆胡来。胆商就在于有胆识,有胆有谋,jian毅,忍耐。杨怀定就因为他不同寻常的胆商,才有如此思维突破和执行力,另外他在20年前就有这般“信息战”的意识,观念应该是很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