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台院惊讶地瞪大眼睛,紧紧盯着家康。
或许还无人对高台院提起过家康的想法。家康本以为这么一说,高台院会马上大为赞同,但她的表情反而黯淡下去。家康又道,丰臣氏的领地和俸禄原封不动。万一将军施政不妥,丰臣氏家主完全可以指摘。但高台院紧锁的眉头并未展开。
“夫人还有不明之处?”家康有些急了,难道高台院心有他忧?“此乃为了不辜负太阁期待,家康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的策略。夫人要是有不明之处,请直言。”
高台院犹豫了半日,方狠心道:“将军认为,秀赖才具并不比秀忠公子差?”
“夫人,家康并未比较二人才具,只是丰臣氏已无力掌控天下…”
高台院抬了抬手:“老身不得不说,依经验,做公卿实比统领诸大名更难。”
“那么,若无胜过秀忠之才具…”家康道。
“便无法胜任。”高台院斩钉截铁,言罢,摇头“连太阁都无法胜任,老身不信秀赖有此才具。”
“太阁…”
“您难道不知?太阁做关白之时,曾与菊亭详谈,采取了诸多折中举措。您也知,以羽柴或者木下的姓氏继承公家世袭高位,史上尚无先例。于是,太阁便想改姓藤原,然而遭到公卿一致反对,说若强行改姓,便要给太阁加上叛之名,这才改姓了丰臣。”
“哦…”“想必大人也有耳闻。此次亦必有人激烈反对,须强行将他们压制,让他们接受事实,若没有非凡的才具,恐难担此大任。”
“夫人担心这些?”
“这和其余诸事不同。万一卷入纷争,背上逆贼之名,才是祸根啊。”
家康突觉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时哑口无言。他刚刚挨过天海的一巳掌,而此次的问题比上次更是严重。他看了看高台院,她正皱着眉头,紧盯着他。
高台院认为,为皇族效力了上千年的公卿,不会那般轻易让一步登天的卑微之门跻身其列。平氏最终败落,赖朝公和之后的足利氏也潮涨潮消。家康当深深解得此兴亡沉浮之道。他之所以要在远离京城的江户开府,实便是效仿赖朝公旧事,为了避开朝廷是非。但家康为了遵太阁遗训,是否提出了一条走不通的路子?
天无绝人之路,家康亦想,问题在于幕府究竟有多大实力。只要将天下武将牢牢掌握在手中,不管公家怎样,朝廷终无法与幕府抗衡。昔日的乱世,便是因为武力分散在各人手中…
“夫人,您的话让家康如梦方醒。”
“那么,关于秀赖一事…”
“此事就请交与家康,夫人定要请秀赖进京。”
“但是,公家定会群起反之。”
“我们可试上一试,夫人。”家康恢复了笑容,又加上一句“任何事情,不试一试,自无法知究竟能否行得通,只需谨慎小心便是。”
高台院轻叹一声。她见家康充满自信,也不好再阻挠“将军大人既这样说,老身不便再加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