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长安戏丰臣(2/6)

这话让且元始料未及。太阁在世时,淀夫人绝非温顺的妻,可最近她却似怀念起秀吉来,不仅自己把他称为“天下公”还让侍女们也都这么叫。这似是想让秀赖为自己的到骄傲。可在家康面前,且元怎能说他知此事?

“这,从未听说过。”且元慌忙拭了一把汗,低眉垂首。

“真是辛苦你了。我们这边由大久保相模守护送。不日之后,大坂必会增加不少生气。”

“多谢将军大人。”

家康觑了一黑田长政,并无追究下去的意思。关于“天下公”的传闻,家康是从长政中听来。对于这事,长政与家康的理解不同。他认为,淀夫人让人把已故太阁称为“天下公”乃是因为她心中有误解和期待。秀赖虽年只十一,但在这一两年,他却长得像个十二三岁的人了。侍女的举手投足都影响着秀赖,让他提早成熟。淀夫人对秀赖的成长大

且元议事毕,便直接由陆路前往京城。因不知千姬的轿是乘船过来还是从山崎经陆路而来,他想回来时视察路,便仅仅带了几个随从,乘了城。

“听说…这是谣传,听说秀赖已经成人了?”

“是。上下都在翘首期盼。”这么说着,且元心又是一阵疼痛。之前有谣言说,家康想通过把千姬嫁丰臣氏,而把大坂纳自己治下。而家康仍在澄清谣言,消除世人的不安。但大坂能否轻易服从家康呢?

“市正,与太阁大人的那个约定,只要不大变故,我都会遵守。”

长政担心,淀夫人错以为和千姬成亲不久,秀赖便可掌天下。秀赖成了天下人,家康成为家老的日即将到来。若是淀夫人心中有这等期待,那才是可怕的不幸。已成征夷大将军的德川家康公岂能甘居人下?况且,现在的天下也远非秀赖可以治理。若是淀夫人让秀赖迎娶了千姬,却发现心中所想不过是错觉,她的失望和愤怒又将以何方式发?她肯定会恶意待千姬,因此导致两家失和。

“哦,那就好。大坂派谁迎亲?”

“有失远迎。少君和淀夫人都还好吧?”家康愉快地打着招呼。然而不知为何,且元却浑颤抖。家康愈是毫不拘束,显示襟宽广之态,且元心里便愈发沉重。他到这重荷挥之不去,越来越沉。

长政将此事告诉家康,正是想让家康委婉地问问片桐

定,这么理所当然。虽说好了疮疤忘了疼乃人之常情,可是在这时候只能顺着将军。现今时世,武力决定一切。因此,只要德川表示一分好意,丰臣氏便要以两分三分去回报。然而,淀夫人忘记了这些,甚至对人:“丰臣氏为德川主,为何要对家康卑躬屈膝?你们考虑一下我们孤儿寡母境,不可使我们受辱。”

“不知浅野纪伊守是否合适?”

“幸长答应吗?”

“成人…这…”且元浑冒冷汗,却佯作不知。

“是。夫人和少君都很好。”

且元到甚是不安。只要稍明事理的人都知,家康绝非秀吉公家臣,也不曾降伏于他。秀吉自己的亲生母亲作为人质,才把家康请到大坂。他们可说是亲戚,绝非主从。就是在武力上,两人也难分伯仲。而且,现在家康接受了征夷大将军的封号,将要回到江开创幕府。这样一来,就像当年秀吉公把家康从东海转封关东一样,家康要把秀赖转封何,还不是一句话?然而家康却要将掌上明珠千姬嫁过来。

且元又一次到心疼痛。他明白这话的意思。侍女中有不端之人教会了秀赖男女情事,但淀夫人或许耻于自己的行为,并未多加责备。正荣尼觉事情不妙,便告诉了且元。

片桐且元从京城来到伏见,在浅野长政府上住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便了伏见城。家康正和大久保相模守忠邻、黑田筑前守长政、堀尾信守吉晴三人商议千姬嫁事宜。

“无妨。阿千是个品相貌都极好的女孩儿。他们应能够很好地相。可我听说,大坂的女人在提到已故太阁大人时,都不说大人,而称为‘天下公’?”

“昨夜我在他府上住了一夜,已经和他商议过了。”

本来,且元觉得丰臣氏应该相应示好,可淀夫人却说那等不谨之言!当然,这或许并非她本意。但她忘记了两厢实力的差距,妄图与家康抗衡,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已有家臣说片桐过于讨好家康,可他并不介意。淀夫人总有一日会明白。而在此之前,他定要为两家的和睦尽心竭力。

“这些话,在下会永远记在心上。”

“不怎么说,大坂都是些女人,我知你很是不易。你也当知太阁大人为要让阿千嫁过去。所以,万事就多费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