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告密者的厌恶使她忍不住要捉拿一下这些王八。当然,只能挑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来发难,挑那些不太重要的家伙来开涮。如意元年亦即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武则天为了表示虔心礼佛,心血来
,下令禁止屠杀牲畜和捕捞鱼虾(这项禁令在八年后因凤阁舍人崔
的劝谏而被废止)。右拾遗张德因为喜得贵
,违禁杀了一只羊,宴请同僚,结果被一个前来赴宴的人告发。武则天却在朝会上将告密信
给张德观看,还对他说:以后请客,最好先看清人
,不要把好酒好菜拿去喂了背后咬人的狗。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名叫杜肃的告密者当众挨了一耳光,脸上火辣辣,心里灰溜溜,从此抬不起
来,再也没脸见人。
武则天在临朝称制之初曾对臣下说过:“朕情在育,志切哀矜。疏网恢恢,实素怀之所尚;苛政察察,良素心之所鄙。”这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武则天确实并不真心喜
苛政,也不真心喜
那些卑鄙下
、
鸷歹毒的小人、酷吏和告密者。任何一个可以称得上“雄”的人,无论他是英雄、豪雄、枭雄、
雄,在内心
都不会喜
这些东西。所不同者,仅在于有些雄者完全拒绝这类下
角
,有的则把他们视为粪桶便
一类的东西,不可没有,但可利用而不可重用。武则天就是这样。她手下最有名的三个酷吏: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官阶都不
,职位都不重。除了罗织罪名、诬人谋反,也没别的什么权力。
理很简单:第一,这些家伙能力不
,学问不多,人望不
,靠他们治国
本就不行,而女皇陛下并不愿意自己的国家紊
无序、民不聊生。第二,这些家伙都是鹰犬,而鹰犬是不能喂得太饱的。喂得太饱,他们就不抓狐狸和兔
了。
然而武则天的政权并没有垮台。相反,在她登基之后,新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还当真现了新的气象。这些成就甚至连武则天的敌人也无法否认,而且被视为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其实这事一
也不奇怪。因为武则天一当上皇帝,便迅速地调整了政策,由
压一变而为怀柔,由恐怖一变而为开明。这既是武则天
明之
,亦无妨看作她本
所然。武则天毕竟不是嗜血成
的杀人狂,而是老谋
算的政治家。她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
,不同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政策,就像人们
上的天空一样,有时候和风细雨,有时候雷霆万钧。生与杀,
与恨,宽容与忌刻,抚
与整肃,全都取决于政治的需要。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个非凡的女人不惜翻云覆雨,左右开弓,也不惜
尔反尔,翻脸不认人。
武则天这件事得似乎不怎么地
。禁屠的命令是她下的,告密的风气也是她鼓励的,现在却把告密信
给被告看,岂非存心推翻自己的主张,而且故意
卖自己的走狗?但对待那些卑鄙下
的告密者和
卖者,没有什么比当众揭
他们
卖他们更大快人心了。正如战争只能由战争来消灭,
卖也只能由
雇佣一批告密者,在不同的地方一起告发,众一辞地诬告某人谋反,使不明真相者信以为真,被诬告者有
难辩。二是严刑
供。比如索元礼、来俊臣的刑
,光是大枷就有十
,名称也十分吓人,有“死猪愁”和“求即死”等等。常言说“死猪不怕开
”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酷吏的刑法既然能让死猪发愁,恨不能
上就死,可见比开
还厉害,比死亡还可怕。第三
办法更便当,就是一刀砍下犯人的脑袋,然后在预先写好的供词上
下犯人的手印。有这么多办法,什么案
不能小题大
,变成必须从重从快的大案要案?
实际上酷吏们不把案大也是不行的。因为武则天嘴
上说要听取民意,其实只对谋反案有兴趣。既然是谋反,那就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了,非得有谋反集团不可。于是,只要有一人被密告谋反,他的亲人、朋友、同僚也都得跟着倒霉。这样一来,恐怖的气氛便立即传遍全国。没有人知
自己会不会在某一天被告发,也没有人知
自己会不会在某一案件中被牵连。除酷吏们外,每个大臣在上朝时都要和家人作生死诀别,散朝时都要庆幸今天又能活着回家。一个王朝的政治气氛到了这个份上,
理说恐怕就离垮台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