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20年代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跟茅盾、周作人、朱自清等人都是一伙的,所以他的生平特别充满人意料的“文学
”其实赖月明并没有死,她在战斗中失去组织联系后,
狼乞讨,被父亲抓回卖给一个鞋匠,次年鞋匠死了,她找到一位负伤掉队的红军结婚,生下一女二男。1959年她看到陈毅会见外宾的照片,想去找陈毅,但被丈夫儿女死死拦住。1972年陈毅逝世,赖月明从生产大队的喇叭里听到陈毅的讣告,焚香遥祭并发去唁电。读到陈毅那首《兴国旅舍》时,赖月明泪如雨下。直到1988年,她才到北京会见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1989年
,74岁的赖月明接受了记者采访,世人才知
陈老总的“月明”还在人间。而这些,陈毅都不知
也不可能知
了。
1932年,李富蔡畅夫妇给陈毅介绍了18岁的兴国女红军赖月明,于重
佳节
房
烛。陈毅当时是江西军区司令兼政委,指挥6个独立师和所有地方武装,却居然没钱结婚,还是赖月明借了20块钱,摆了八桌宴席。可见当时共产党多么廉洁!二人婚后情
意重,却是聚少离多。1934年,红军长征后,担任石城县妇女
长的赖月明照料陈毅的
伤。陈毅却动员她带
疏散,回乡打游击。想到此一去凶多吉少,生离死别,赖月明抓起手枪,要陈毅打死她,陈毅夺枪,要她服从大局。二人于10月20日,
泪分别。从此陈毅指挥南方八省游击战争,艰难困苦之状,可见《梅岭三章》。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陈毅几次派人寻找赖月明,得知赖月明被捕后为抗拒
嫁,
崖自尽了。陈毅心中翻江倒海,曾写下一首《兴国旅舍》:“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此诗写于农历九月初一,哪里来的“窗前透月明”?不用孔老师说,谁都可以看
,此诗是对“月明”的怀恋追忆,真挚
人。
痛,拿自己在成都的房地产赡养陈毅的二老,实在是以“儿媳”自居了。胡兰畦此后未再婚育,收养了妹妹的女儿。后来到北京工业学院
后勤,曾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后当了全国政协委员。晚年在邓小平支持下,为老年事业贡献甚多。国际妇女界谈起胡兰畦,无不钦佩。
(图):陈毅张茜结婚照
陈老总能文能武,不乏聪明智慧,但因情直
,说起话来就有时候
彩,有时候惹祸。比如关于淮海战
(图):中年胡兰畦而陈毅的
情轨迹也是一路坎坷。他1925年
国民党北京市党
,开展工运、学运和统战,特别是支持女师大风
(跟鲁迅不谋而合),赢得不少女同学的好
。一位张小
向他表白了
慕,陈毅不知何故谢绝了。后来那位张女士成了一个“国家主义”者。
经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陈毅走上井冈山,成为一名练的革命领袖。他1930年任红22军军长时,在江西信丰,娶了当地一位才貌
众的19岁女学生萧
英(朱德的第一位妻
叫萧
芳),次年陈毅去开肃反会,归途遇白匪袭击,
死了,人活着,步行绕路回去,不料萧
英认为陈毅已死,
井殉情了。虽然
人肺腑,可这也太烈女了。所以奉劝天下烈
男女,听到
人之噩耗,即使不能学杨过等上一十六载,起码等上一十六天还算可以吧。(另有一说是,萧
英遇敌突袭,负伤后
井)陈毅写下《忆亡》诗曰:“泉山渺渺汝何之?检
遗篇几首诗。芳影如生随
在,依稀门角见冰姿。”陈毅亲自化装去岳父家报信,解放后还请萧
英的母亲兄弟到上海见面。可见陈毅待萧
英之情
。
1940年,陈毅与胡兰畦的三年之约差不多到了。年近不惑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与18岁的武汉姑娘张茜结婚,白到老,生了长
陈昊苏,次
陈丹淮和老三陈晓鲁。张茜本名张
兰,陈毅追人家时,苦心经营了一首《赞
兰》:“小箭
胎初生岗,似是
绽
吐黄。
艳
雅世难受,万紫千红妒幽香。”张茜婚后成为陈毅的得力助手和
情知音。动
的战斗岁月里二人有时
诗抒怀。有趣的是,孔老师发现陈老总有一首表达思念张茜的诗是这样写的:“足音常在耳间鸣,一路风波梦不成。漏尽四更天未晓,月明知我此时情。”诗中又
现了“月明”大概是想起了赖月明的“在天之灵”希望前妻能够理解自己此时的心情吧。而新四军
朱克靖调侃陈老总的诗却又写
:“将军为何多憔悴?半为兰畦半为茜。”大概天下英雄,虽然
情,但难免多情,特别是难忘旧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