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大元帅的情缘-4(2/2)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际,44岁的红军总参谋长“刘匪伯承”忽然诗兴大发,给一个从安徽六安参军的名叫汪荣华的19岁女红军大写情书,而且是用笔写的蝇小楷。二人遂于中秋节闪电结婚,属于金庸所说的既“一见钟情”又“白到老”的理想婚姻。

《刘伯承传》(当代中国版社1992年11月),《中国元帅刘伯承》,张鸿生《汪荣华传》(中国文史版社2006年1月),刘太行《永远都是太行山的儿》(《湘》2006年8期》),李普《一代军事奇才:刘伯承元帅传》(上海文艺版社1997年7月),罗会祥《刘伯承元帅和他的夫人汪荣华》,纪小平《刘伯承教女立革命家风的故事》(《检察日报》3324期),孟红《刘伯承与汪荣华:长征伉俪结同心》(《文史秋》2007年5期),《刘伯承回忆录》(上海文艺版社1981年)

苦的,没有一安逸的时候。白天,到外面联络工作,到闸北等地讲军事课,夜晚用黑布罩起灯光,一字一句地翻译俄文,常常到天亮。”人们多以外刘帅只是个“武将”不了解他的“文才”其实刘帅是中共最早的编译科长,堪称一名优秀的军事翻译家,很多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条例,都是通过刘伯承引和落实的。是他首先将“伙夫”译为“炊事员”“夫”译为“饲养员”将“杂旅”译为“混成旅”将“黑猩猩战”译为“游击战”的。他一生留下了390万字的军事著作和190万字的翻译作品,对中国军队正规化力甚多。不过这也是后来他被批判为教条主义和一些将军对他不大服气的原因。

本文分参考资料:

汪荣华14岁参加红军,三过草地,九死一生,跟刘帅结婚后,因战争残酷,也是聚少离多。但他们自得其乐,过得坦诚自然。除了大女儿被敌人暗杀以外,他们的另外6个儿女皆大学毕业,学有专长,为人低调朴素,继承了刘帅的作风。刘伯承1986年逝世,恰好是二人金婚之年。刘伯承晚年不好,却正应了俗话说的“病歪歪,活一百”与世无争,恬淡隐忍,其实落得个清闲与长寿。刘伯承地位虽,但从不揽权,既不称“刘总”、“刘老总”连“刘帅”之称亦不喜,他最喜的称呼是“刘师长”因为抗战期间他担任一二〇师师长之故也。泽东说刘伯承是江挡不住的下凡的龙,除了刘伯承属龙之外,还寓意着刘伯承川以后,就一路腾跃,越活越舒展了。

1932年,刘伯承苏区,担任红军学校校长,后来又任红军总参谋长,于是又跟妻失去了联系。因为不了解情况,在宁都会议上支持中央的极左主张,剥夺了泽东的兵权(泽东在党史上多次被批判为右倾路线和富农路线)。到了长征,他才真正认识到泽东的军事天才远在自己之上,在与张国焘的斗争中,定地站在泽东一边。而泽东也十分重他,一直以“帅才”来使用刘伯承。解放战争中泽东说:“我有刘伯承,蒋介石不可能不完。”在军事上得到泽东如此之评价的,只有林彪和刘伯承两人。

图):女红军汪荣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