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庄生晓梦暗香*疏影文集蝴蝶望帝chun(2/3)

:世事虚幻,浮生若梦。就是教人临事临,不要起贪恋之和惊恐之心,从而可以在梦境中自我解脱。

三、情自然的人

“梦蝶”这个寓言充满了梦幻迷离,他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魂牵梦绕,其独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梦”与“蝶”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彩为世人所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诗人们虽然对蝴蝶有大量的描写,但把蝶与梦联系起来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借此抒怀的,应首推梁简文帝萧纲。他在《十空六首·如梦》一诗中首次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达一切皆空、人生如梦的思想:“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简文帝虽贵为帝王,但为傀儡的他终日如履薄冰,此时多么希望化为庄周梦中之蝶,来消解心中的忧愁。此后文人们往往借助“庄周梦蝶”的故事抒发他们人生如幻,变化无常,时光易逝,富贵不可求的惆怅与叹。

此外诗人们还经常借庄周梦蝶的故事来吊古怀今,悲今伤古,咏叹人生。唐诗人李中《经古观有》中这样写:“漆园化蝶名空在,史犹龙去不归。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回因叹浮生事,梦里光疾若飞。”漆园化蝶的故事已过去多少年了,而当年的经古观如今已是泉枯松折,人生似幻,光箭若飞。苏轼在清淮楼上登望远,面对远的淮也发了“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观鱼惠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旧背城。”(《题清淮楼》)是人非,当年梦中化蝶的庄生墓上也已是秋草凋零,此时此情,诗人心中的苍凉又能与谁诉说。诗人韩元吉更为简洁明了地说:“岁月人易白,只应蝴蝶梦为周。”(《病中放言五首》)蝴蝶梦寄寓了诗人们多少悲哀、无奈与迷惘,人生如梦的慨叹成了诗文中“庄周梦蝶”意象的重要内容。

南宋时期,国破家亡,遗民百姓苟且偷生,恍若隔世,因此留下了大量以蝴蝶梦来抒写自己梦魇般生活的诗歌。如俞德邻的“梦中知是蝶,还复是蒙庄”(《邻居》),方凤的《庄生梦蝶图》:“素来梦觉两俱空,开还如阖同。蝶是庄周周是蝶,百风”等等。人世间,哪有比国破家亡更让人痛苦的事情?忠君国的遗老们又无力扭转乾坤,只好将自己的迷惘、愁思与希望寄托于蝴蝶梦中。人生如梦、富贵何求的慨叹更弥漫在心备受摧残的元代文人上。在异族铁蹄统治下的汉人政治上没有了路,心也备受摧残,因此庄周梦蝶的故事成了他们经常借以抒怀的主题。如卢挚的[双调·殿前]《庄周化蝶》:“酒新,一葫芦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先透,俯仰曹丘,傲人间万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曾瑞的[中吕·山坡羊]《蝶梦叟》:“虚名休就,眉休皱,终更不遇机毂,抱官囚,为谁愁,功名半纸难能够,争如漆园蝶梦叟。”人生如梦,功名何求,那万愁思,不得已消在蝴蝶梦中。

读过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人都会记得:“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更变易,万事良悠悠。”的句,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为乡野瓜人,富贵岂有定,何值去追求?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现在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宋人梅尧臣对此也有切的受:“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人生就如蝴蝶梦,富贵名利作尘埃。因此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人们说:“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榛荒孰再游。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彩。

“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

二、消极迷离的意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