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戈,求贤未尝少怠,
民如恐不及,遐迩赤
,咸知朕心。切念宋江,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
,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衷情,
可怜悯。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捧诏书,亲到梁山
泊,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疋,赐与宋江等上
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疋,赐与宋江
下
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顺,必当重用。故兹诏赦,想宜悉知。宣和四年
二月日诏示
到第三日清晨,济州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龙凤盒内抬著;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另一
扛抬;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宿太尉上了
,靠龙亭东行,太守张叔夜骑
在后相陪;吴用等四人,乘
跟著;大小人伴,一齐簇拥。前面
上,打著御赐销金黄旗,金鼓旗帜,队伍开路,
了济州,迤逦前行。未及十里,早迎著山棚。宿太尉在
上看了,见上面结彩悬
,下面笙箫鼓乐,迫
迎接。再行不过数十里,又是结彩山棚。前面望见香烟接
,宋江,卢俊义跪在面前,背后众
领齐齐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诏。宿太尉
:“都教上
。”一同迎至
边,那梁山泊千百只战船,一齐渡将过去,直至金沙滩上岸。三关之上,三关之下,鼓乐喧天,军士导从,仪卫不断,异香缭绕,直至忠义堂前下
。香车龙亭,放忠义堂上。中间设著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著。正中设万岁龙牌,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段,放在右边,御酒表里,亦放于前。金炉内焚著好香。宋江,卢俊义邀请宿太尉,张太守上堂设坐。左边立著萧让,乐和,右边立著裴宣,燕青。宋江,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罢,萧让开读诏文。
宋江便差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并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往济州来,参见宿太尉。约至后日,众多大小目,离寨三十里外,伏
相迎。当时吴用等跟随太守张叔夜连夜下山,直到济州。次日,来馆驿中,参见宿太尉,拜罢,跪在面前。宿太尉教平
起来,俱各命坐。四个谦让,那里敢坐。太尉问其姓氏,吴用答
:“小生吴用,在下朱武,萧让,乐和,奉兄长宋公明命,特来迎接恩相。兄长与弟兄,后日离寨三十里外,伏
迎接。”宿太尉大喜,便
:“加亮先生,自从华州一别之后,已经数载,谁想今日得与重会!下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怀忠义,只被
臣闭
,谗佞专权,使汝众人,下情不能上达。目今天
悉已知之,特命下官到天
御笔亲书丹诏,金银牌面,红绿锦段,御酒,表里,前来招安。汝等勿疑,尽心受领。”吴用等再拜称谢
:“山野狂夫,有劳恩相降临。
蒙天恩,皆
太尉之赐。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张叔夜一面设宴
待。
城,带了十数个从人,迳投梁山泊来。
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三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即取过镟杓舀酒,就堂前温,倾在银壶内。宿太尉执著金锺,斟过一杯酒来,对众
领
:“宿元景虽奉君命,特御酒到此,命赐众
领,诚恐义士见疑,元景先饮此杯,与众义士看,勿得疑虑。”众
领称谢不已。宿太尉饮毕,再斟酒来,先劝宋江,宋江举杯跪饮。然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陆续饮酒,遍劝一百单八名
领,俱饮一杯。宋江传命,教收起
信是清廉能服众,非关威势可招降。
济州太守世无双,黄金
宋江。
到得山下,早有小目接著,报上寨里来。宋江听罢,慌忙下山,迎接张太守上山,到忠义堂上,相见罢,张叔夜
:“义士恭喜!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擎丹诏,御笔亲书,前来招安。旨赐金牌,表里,御酒,段疋,见在济州城内。义士可以准备迎接诏旨。”宋江大喜,以手加额
:“宋江等再生之幸!”当时留请张太守茶饭。张叔夜
:“非是下官拒意,惟恐太尉见怪回迟。”宋江
:“略奉一杯,非敢为礼。”张叔夜
执便行。宋江忙教托
一盘金银相送。张太守见了,便
:“这个决不敢受!”宋江
:“些少微
,聊表寸心。若事毕之后,尚容图报。”张叔夜
:“
义士厚意,且留于大寨,却来请领,亦未为晚。”太守可谓廉以律己者矣!有诗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