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小草(3/3)

的战士们打散后从新编制成十个兵团,每个兵团加上新补充的兵员后,达到了两万到五万人不等的规模。原来的佣兵团十数位首领和后来征战中表现优异的兵团将领共计三十一人,被授予帝国长老之资格。每一个巴伐哥地帝国皆新编兵团都是由三名长老共同节制。所有长老皆由皇帝陛下委派的大长老统领。而大长老则直接向帝国皇帝负责。每隔十年,每一个兵团将选举出三名新的长老来代替其他兵团的长老。只是,大长老依然是由皇帝陛下亲自委任。

巩固了兵权之后,亚历山大一世又颁布了一条帝国征兵的条例。凡帝国年满十五的青壮必须离开帝国参加由巴伐哥地人所组成的佣兵团历练三年时间。三年之后,如若能通过巴伐哥地帝国兵团的考核便可以正式加入军队服为期十年的兵役。军队除了日常的操练之外,薪水比当佣兵是只多不少,而且可以平均分配到战场上的任何战利品(阵亡者家属可以得到平均分配下来的每一份的三倍)。关于战利品的处理,其实早在亚历山大率领着巴伐哥地兵团南征北战的时候就已经定了下来。这一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士兵征战时对胜利的渴求程度。当时,基本上在攻克了一个小公国之后,甚至会出现整个兵团的的士兵留下库房里的金银珠宝继续出征的古怪情况。这些留下小部队的士兵看管的金银珠宝会由皇帝陛下指派的接管部队登记在册,运送回国,再依据实际情况平均分配。

这一条征兵条例很好的解决了兵团的兵源和素质问题。而大陆上的巴伐哥地帝国佣兵团通常是由退役了的老兵作为骨干。这样一来,别的帝国所需要的操练新兵的过程被直接跳过了,虽然日后在战场的战利品要分给士兵们,但是关于巴伐哥地帝国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在巴伐哥地帝国注册的大小佣兵团体每年上叫的税费便已经足够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型战争了!简单点说,佣兵团出钱供给帝国的财政并帮国家训练出优秀的士兵;打仗(巴伐哥地帝国每年都会接到很多需要以兵团级别来执行的委托)的时候,士兵直接获得实利;士兵退役后相当一部分会选择参加佣兵团…。这,貌似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巴伐哥地帝国注册了的众多佣兵团里,小草佣兵团无疑是最好的一只佣兵团了。不仅仅是因为小草佣兵团人强马壮,完成委托率句同行之首,更是因为小草佣兵团每年向在巴伐哥地帝国兵团输送的合格兵员数目也是远超其他佣兵团的。而这最后的这一点原因当然是衡量一个佣兵团实力的有效参照物。

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巴伐哥地帝国那场内战的起因也是因为佣兵团。当初那位王子下重本买通了相当一部分大型佣兵团的负责人,让他们在佣兵团执行委托出现死亡时“多”报几个。反正佣兵这一行业死亡率本来就高。然后,王子用种种方法把这些“死人们”聚集到一起进行军队式封闭的训练。经过数年的用心经营,这位王子终于有了一支各方面都相当不错的大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