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1/5)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章

3

三yang市地chu1南方省腹bu,位于里下河市东南边缘,建市历史并不长,大bu分是农业人口,是南方省欠发达的重点贫困地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市之一。现在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三yang镇,往前推几十年,仅是一个有几百hu居民的小镇。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很苦,基本上靠刮碱熬盐卤,再将盐卤制成卤糕,换点零钱维持生计,是这儿农民生活的主要特se。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面来了一位老专家,老人在对其地形地貌进行一番研究后,向南方省和国家计委jiao了一份报告,预言这个地方可能埋藏着极ju开采前景的大盐矿。接着,省矿产局组织勘探队进行了勘探,结果证实了老专家的预言,在省内外引起很大轰动,更是引起了中央和省里的重视。在缺少资源,穷得叮当响的里下河地区,能有这么大的矿藏,真是一个奇迹!不多久,经过中央计委批准,在三yang镇成立盐都矿业建设指挥bu,专门负责建矿工作,由一名副省长牵tou任总指挥。三年后,成立地方国营三yang盐都盐业矿产公司,编制为副厅级国营企业单位。

说是矿,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由工人下井挖掘,而是用开采石油的方法,在不同地点打数口井,将地下的卤水chou上来,再通过专用guandao送进制盐厂,制chu成品盐用于工业生产。在当时,不论是政治影响还是经济效益,在南方省都有一定的位置,盐矿成了一块大feirou,让人yan红。

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总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利益都属于国家的。虽然广播里报纸上经常讲,生产队的土地属集ti所有,要正确区分国家、集ti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但淳朴厚dao的中国农民不理这一tao,他们认为,什么国家的、集ti的、个人的,连人都是国家的,还谈什么集ti的和个人的,只要国家需要,都得无条件服从。因此,盐矿在以三yang镇为中心,半径一百多里范围内打了几百yan井,占用了大量农田,当地农民也没有半点微词和怨言。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情况就不同了。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田块中间那一口口盐井,就成了农民与盐矿发生矛盾的导火索,利益冲突不断升级。有的矿井经常被农民在夜间拆除采卤设备,封死井口,给盐矿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开始,当地公安机关还以破坏生产罪抓了一些人,后来这事渐渐多了,就有点儿法难责众。再加上地方政府同情农民,同时也考虑地方的经济利益,也就睁一只yan闭一只yan。再往后发展,地方政府完全站在农民一边和盐矿对着干。械斗事件经常发生,搞得盐矿无法正常生产。盐矿上访,农民也在上访,把省委大院搞得luan哄哄的,弄得书记、省长整天tou疼。后来,国家民政bu、商业bu和省里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组,进行专题调研。有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区划历史的大学教授,向调研组提chu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用区划调整的办法,让盐矿和地方合并,将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采用大庆油田和大庆市合二为一的guan理模式,实行一tao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这个建议一提chu,就得到了调研组的领导与专家一致认可。他们建议国务院设立三yang市,盐矿的范围也就是三yang市的行政区域。这样,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矛盾就少得多了。这个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很快得到了有效实施。

由于多年掠夺式开采,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盐矿矿脉终于趋于枯竭,一万多名下岗职工也成了三yang市的一大包袱,本shen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的三yang市,哪能承受这么重的负担?省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海边成立了一个农垦场,一万多名下岗职工被转移到海边围垦造田。从此,三yang市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方一级政府,但保留了副厅级建制,仍然隶属于里下河市guan辖。不过,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得由省委任命或提名,里下河市只有建议权。遇到听话的书记、市长,里下河市领导还好使,遇到愣tou青的书记、市长,里下河市的文件就成了废纸一张。反正人事权不在里下河市,里下河市拿他们也没办法。这zhongguan辖与被guan辖、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让里下河市领导特别尴尬,他们渐渐摸索chu一tao不成文的方法,市里遇到难chu1不找三yang市,但有了好chu1你三yang市也捞不着。有件事,就能诠释他们隶属关系的微妙和尴尬。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化fei、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普遍jin张。当时,农业生产资料是实行计划调拨机制,省里分pei下来的化fei和农药、柴油,得由里下河市农业bu门再统一往下分pei。而三yang市却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