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章(2/3)

于华北又说:“老裴有脑啊,这次心一狠,连手下将石亚南都了!”

赵安:“嘿,我也是玩笑话,你别当真!还是说正事!老于啊,我们心里也得有数呀,新钊同志人生地不熟,对汉江情况有个熟悉过程,我们班里的同志和新钊同志也会有个磨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老兄可得注意提醒我啊,发现我枪走火了,就暗中踹踹我,别让我的另类影响了班的团结!”

赵安也想起了石亚南“老于,何新钊书记不太了解亚南同志下来的内情啊,这么好的同志可不能冷冻起来,我想把她调到省政府来,先副秘书长!”

于华北现在不是冤家了,是立场情相近的同志,说的话知心而恳切“安,中央有关门征求意见时,我认真推荐过你。在汉江省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你呢?我实事求是地说了,对你历史上的有些分实际上搞错了,理错了…”

于华北虽说没能如愿当上省长或者省委书记,可也熬到了正级,心情还是比较好的,却很替他抱不平,揣说:“安啊,我估计你的问题还是在另类上,锋芒太了嘛!你要能像老裴那样平和沉稳些,省委书记没准就是你的!”

于华北说:“安,这你只放心好了,你就是不说,我也会提醒你的!”

于华北苦笑叹息“安,如果哪天天明托梦给你,代我好好个歉吧!”

长兼省委副书记。

这么说时,赵安心里很慨:真是弹指一挥间啊,转二十六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二十六年中,风雨不断,纷争频起,他和于华北除了当年在古龙县搭班之初这么过心,后来就分扬镳了,在某些历史时期还成了对立面。客观地说,他档案袋里装的分不少都和这位老同事有关,他们真是一对官场冤家啊!

赵安不知该和于华北说啥才好,裴一弘赴京就职前和他过心:让他不要想得太多,说是中央让他继续留任汉江省长,暂时不动,主要还是从这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大省的政治社会局面稳定考虑。赵安嘴上没说心里却想,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方面,他的胆大了些,档案袋里分也多了些。更不幸的是偏又碰上了宏观调控和这七百万吨钢的麻烦,中央当然要谨慎一些,这完全可以理解。

赵安和于华北心照不宣地用力握了握手“好,老于,就这么说吧!最好还是到省政府这边来,石亚南一直在块块上政府和经济工作,这样比较顺!”

于华北知他是什么意思,认真想了想“安,我看可以!如果新钊同志有想法,那我就来个新建议,让石亚南到我们省纪委来,过渡一下安排副书记!”

新省委书记何新钊很低调,在全省党政大会上公开发表讲话说,让他到汉江这么个经济大省来主持工作,他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唯恐辜负了中央和汉江五千万人民的期望。新书记度评价了汉江省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宣称自己是站在很位上起步的。对赵安和班里的同志,何新钊很尊重,在第一次常委会上就说:大家该怎么还怎么,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调查研究。我只有一要求,就是要给我省群众鼓劲!不能让文山那七百万吨钢搞得垂丧气。汉江省并不是只有这七百万吨

赵安拉住于华北的手“老于,别说了,这些情况我都知!现在不好吗?老裴去了北京,我们宁川书记、市长全都外调成了省级地方大员。这说明了啥?不正说明了中央对我们汉江省的工作,尤其是宁川工作的充分肯定吗?我想,宁川老书记天明同志地下有知的话,也该笑九泉了!”又开起了玩笑“哎,你老兄当年真不该这么整我和天明啊,只怕天明现在都不能原谅你哩!”

于华北又说起他的事“安,你也想开,新钊同志毕竟才五十岁,前途无量,也许在汉江锻炼两年就走!你听老哥一句劝,咱可千万得摆正位置啊!”赵安于华北是好意,笑着“老于,你放心,我会摆正位置的,一定像尊重老裴那样尊重新钊同志!也能想得开,真的,我这是心里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