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了。苏砚海的钱也可以马上还他了。”
阿影一听。皱了皱眉,问道:“杨伯伯他真是这么说的?”
我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么?”
“发展银行是苏式控股的。”阿影轻轻说道。
我听了心中一动,放下筷子问道:“难道你那杨伯伯是在帮苏砚海说话?他不是和你家关系很好么?”
“可是他和苏家的关系也不差啊。不过浦海有不少项目都是发展银行投资的,杨伯伯应该不是有意的。他似乎没必要这么做。”阿影又说道。
我端起饭碗继续吃饭。阿影的话没错,以我的身价,还没到到达他们那种级别的人来算计的地步,这话说起来有些伤面子,不过事实如此。
三两口吃完饭,我又想起件事来。问阿影道:“我好像听罗成或过,我们国家不允许民营企业控股银行的,苏家是怎么做到的?”
阿影笑了笑,说:“民营企业是不行,可外资却不限制。”
我点了点头。这话可问得笨了,以苏家这种实力,手头有几个外资企业或是资金再正常不过。听说数十年前,在国内动荡的时候,他们几大家的资本大多都转到了国外,很多人算起来,都成了外籍人士。
不过这有让我兴起个念头,如今在国内投资,如果有外资的幌子,很多事都很便利。等条件允许时,我们不妨也收购一家境外企业,反过来再投资到国内。就目前国内投资环境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和顾强商量过后,确定了在浦海投资建厂的策略。经过初步整合的公司,诸事有人可用,条理分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国家级科技发明奖这个幌子,就像当初在钱州建厂一样,现在我们的公司在这里也有政府的支持。浦海这面办事效率很高,再加上一些事情有刘秘书数出面,加倍顺利。
在同发展银行洽谈过后,贷款的事基本也有了眉目。这银行虽然是由苏式幕后控股,但只要一切按商业贷款来办,我也不怕出什么问题。
在浦海的厂址,我们最终选择了位于市东南的一个工业区。这里离港口比较近,陆上交通也极其便利。日后工厂规模扩大,产品外运方便得多。
新厂的承建方,我首先想到的还是俞岚。她接下汇东金融区的部分工程后,整体里忙的团团转。虽然不一定有时间为我们建厂,但也许是出于习惯,也许是出于信任,我都不愿意再找别人。就算是经过她推荐的,或是分包下去,也不用我们再去操心了。
和俞岚商量过后,她算了算工期,觉得能应付过来,便接了下来。五个月内交付,她自认为完全能办得到。
九月最后的日子里,诸事筹备妥当。如果一切顺利地话,浦海的新厂到明年过了年就能投产。而今年金属材料市场也极其火爆,行情大涨,凡是手里有货的公司都大赚特赚,来年的持续投入资金会很有保障,那时公司就大大的向前踏了一步。
这个时候李全策和郭蓓终于回到了浦海。这家伙已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就长吁短叹,说是被折腾坏了,可脸上却洋溢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