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是能有个老手在旁边提点一下,那就好了。
生出这个念头我自己也觉得些好笑,这恐怕也是“阿影依赖症”的一种体现吧。自己恐怕有些过虑。对方如果仅仅针对于长州市场的代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块市场虽大,但放到全国范围,甚至是世界范围,那又小得太多了。正好从这里积累经验,以后可以推而广之。这样一想,我心态又平和下来。
不过即将与对方展开的谈判,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具特殊意义。以前谈生意,大多在饭桌、ktv、酒吧等等消费场所里。有我们请别人的,也有别人请我们的。钢材贸易这种还没规范起来的行业,用的也是非正规谈判方式。这次能在谈判桌上坐下来谈,大概也是商业交往层次的一个提高吧。或许在这个谈判之后,我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步入了商界。
自打浦海到钱州的高速公路开始全程监控后,我在路上所花的时间比以前要多了些。开始时还有些无奈。不过由于近段时间两地之间跑得频繁,雨多路滑,时不时的会见到车仰人翻的情景,让我对超速驾驶心有余悸,还是小心为上。
到了新厂区时,差十分钟十一点。泊好车子,直奔办公楼。这时厂子的建设已经完成,虽然已经入冬,但南方湿暖,草木都还绿着,显出些生气。一眼望去,似乎比俞岚的新厂还要气派些。就是楼下的大厅显得有些空荡荡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弄个门迎在这里呢?
进了位于顶层的总经理办公室,顾强正在看报纸,不过显然他有些心不在焉。我洲进去,他就抬起了头!笑着说:“来得挺准时嘛!”我说:“还行,今天一路通畅。没风没雨的。”
“我又弄了点好茶,你尝尝。”不等我坐下,他就张罗着给我泡茶。
顾强以前就喜欢喝茶,现在在冯佳的劝导下,对酒的兴趣也都移到了茶上面。最近几次庆祝式的会餐,他都是只喝上那么一点,谁劝也不多喝。我对茶也有一些偏好,但远不像他那样,了解即多,识辨又广。三十块钱一两的龙井和八十块钱一两的,在我喝起来没什么区别。他是品,我是喝,其间差别甚大。
接过他递上来的茶,浅尝一口,我点头说:“不错,就是太烫了,舌头快掉了。”
顾强给哈笑道:“慢慢喝。”他到办公桌上拿出几个夹子放到茶几上“这是最近的生产销售情况,你看看。”
我放下杯子,翻开了那几个文件夹。
第一个夹子里面是最近厂里的产量和发货量。后面还附着市场部人员和经销商反馈来的销售数据。由于一直做研发工作,这方面的情况我都是在电话里听他说的,只了解个大概。此时一看数据明细。不免小吃一惊。销量的确比我预想中要好很多。除了加载八音盒的新产品.其他几个型号的玩偶库存量并不是很多。
虽然我们早期就定下了全力生产、及时供货的方针.但显然低估了市场地接受能力。我总是听顾强在电话里跟我说,销量不错,今天又发了多少多少货,却没有留心去统计这些大致的数量。
我欣喜的说:“居然卖得这么好!”
顾强说:“是啊,大出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