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换了以前,我的兴奋之情很容易表露出来,就算是通过电话线也能让和我交流的人感觉到,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件大事。但此时只是淡淡的笑着说:“最后的结果还要过两天才知道。”看来在欧阳影的影响下,我对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有了些心得。
许华说:“这不是早晚的事。既然你已经有了意向,这批材料就都给你留着了。我也向上极汇报一下,等你那边一定下来,我们就可以订协议了。”
我说:“我会争取尽早谈下来的。”这回大致有了底,可以谈些操作细节了。我马上向他询问了到货付款以及定价的细节。
许华说:“付款原则你也知道了,款到发货。定价上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一口价,包括现在在码头上的材料,和后面的两船,统一价格。但你们要为后期的材料交付一笔订金。另一个就是到多少货,付多少款,后两批材料的价格也会根据当时市场的情况做出调整。”
我说:“好的。具体方案,我和商行那边商谈后再定吧。”
许华笑着说:“那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商行的办事效率相当快,第二天早上,以唐董事为首的三人考察组就来了。
相比业内其他公司,我们公司的规模只能算下等偏上,但我对通过商行的考察却很有信心。在所接触过的公司里,还找不出一个比我们工作气氛更好的。公司上下二十来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真正能凝成一股劲,我所一直强调的团队意识,已经初步在每个成员的脑子里形成。
商行的人来的时候,正是业务比较繁忙的时间段,销售大厅里一派热闹景象。唐董事转了几圈,问了很多具体单笔业务操作上的问题,我结合公司的制度一一说明。看得出来,他还是挺满意的。
之后又到楼上,罗成把近期的营业状况向他们做了介绍。对于账本上的东西,这三人并不感兴趣。唐董事还说:“我们一不是税务局的,二不是工商局的,眼下也没有入股你们公司的打算,这些都不用看了。”但他们对财务的工作细节还是很注重的,问了罗成不少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三人来到我的办公室。唐董事对我说:“公司的情况很好,是我到过的几家公司里最好的。现在规模虽然不大,但相信很快就能壮大起来。有文化的人,搞得就是好啊!”其他两人也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观点。
我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看来对于投资钢材贸易,商行也寻找过合作伙伴,但都不太理想。一些大规模的公司,大都采用贷款的方式融资,更加灵活主动些,而且与我们目前要采用的这种合作方式相比,利润要高一些。很多中等规模的公司在管理方面先天不足,就像我以前呆过的陈总的那家公司。还有很多老板是因为入行早、胆子大做起来的,现在还采用早期的操作管理模式,很不规范。这恐怕也是我的公司赢得唐董事几人好感的重要原因。
当天下午,唐董事又打电话给我,说是董事会已经通过了这次投资方案,让我去和他面谈一些细节。这个消息让我兴奋不已,马上和罗成一起前去。
这回是实质性的协商。或许是出于风险考虑,商行采用了固定利润分成制,每吨材料提取40元每吨的固定利润。而在定价上,则采用我们提出统一价格方案。这是我认为对公司最有利的方案,市场好转后,能获得更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