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手前滚进球网。
进球后的石头很罕见的表现张狂,他用力挥舞手臂,向看台上怒吼。布挺跑上来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
点球决战第三轮,双方2:2战平。
随着点球决战的深入,看台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起来。就算是轮到七中罚球,看台上也只是想起几声零零星星的欢呼,更多的人则选择了沉默,他们皱着眉头忐忑不安的期待每个球的结果。求知表现出来的斗志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威胁。
七中第四个出场的是他们在后防线上的核心,王明洋。他的点球水准不低,原本他应该是球队第五个出场的罚球手,但是阎飞宇坚持要在第五个出场,他才不得不提前上来踢。
看到七中上来的是一个后卫,布挺有些轻视。在他的观念中,后卫的射门功夫都不会怎么样,上后卫来罚点球肯定七中没人了。实际上他不知道,世界足坛中踢点球踢得好的,有不少人都是后卫呢。点球对于心理素质的要求高过了射门技术,而防守球员的心理素质一般要高于前锋,比前锋更稳定,更能承受压力,毕竟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时刻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
结果王明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在和布挺的一对一中成功骗过对方,冷静地推射球门左侧,布挺判断错了方向,七中暂时领先。
没有扑出这个球,让布挺有些懊恼,他也许对自己的轻敌后悔了,他狠狠锤了一下地,作为发泄。
求知第四个出场的人也是一个后卫,赵海岩。
现在压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布挺没有扑出对方的射门,如果自己的射门被扑出或者干脆没打进的话,那么球队就会很被动,不光布挺要在下一轮扑出对方的射门,自己还要进球。成功的概率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踢过点球的门将来说太低。
他必须把这球打进,然后把压力甩给七中第五个出场的阎飞宇。
他向禁区内走去,顺便扭头看了看七中的阵营,在里面他看到了自己的哥哥,他显得很紧张。赵海岩又扭头扫视看台,他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但他知道他们肯定在某个角落看着呢。究竟在为谁加油呢?他笑了一下,然后走到球前。他是打篮球的没错,但这不能说明他不会踢点球。他的哥哥是七中的头号罚球手,那是因为他从小就和自己的弟弟练点球的缘故。赵海波射,赵海岩守。后来两人渐渐长大,赵海岩不愿意在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下,把一切和哥哥有关的东西都从自己的生活中排除了出去,每次赵海波找他练习点球,他都找很多理由来推辞,后来干脆扮成一个性格乖张的叛逆少年,直接拒绝了。
自己以前讨厌足球,是因为那是哥哥玩得运动。因为哥哥不会打篮球,所以他选择了篮球。没想到转了一圈,他还是回到了足球场上。只是现在他不会认为这是哥哥的运动了,而是他自己的游戏。我踢球是为我自己,不是为任何人。
他想遁了,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和别人无关。
足球被安放在点球点上,赵海岩看了看李听,他知道门将最怕的是什么球,最喜欢的又是什么球,同时他也清楚哪种射门的进球率最高,最保险。
在这么多选择中,他选了最稳妥的方式。
一般来说,要判断罚球队员会把球踢向哪边,从他们的助跑方向就能看的出来。一个球员从足球的左侧开始助跑,那么十有**他会球射向右侧,反之则是左侧,如果从正中助跑,就存在三种可能了。
赵海岩站在足球的左侧,他是一个右脚选手,那么他把足球踢向右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李听决定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