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4/7)

洪燕呢?”

“看你美的。”孟玉花白了丈夫一眼“你看人家洪燕长的,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脸上更是眼是眼鼻子是鼻子的。我看电视里那些女孩子也没几个比过人家洪燕的。”

“那管饱还是顶饿?”

“你呀。”孟玉花说“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看你才真正的见识短呢!俗话说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这道理你怎么不懂?”

孟玉花的这番话可把赵天伦给将住了。停了一会,他突然说“儿子怎么还不回学校呢?这又不是放假时候啊!”孟玉花犹豫了片刻,说:“你急啥,儿子受了那么大的罪,不该养养?”

“养也不能把学习丢了呀!四年大学快读完了,怎么不慌不忙的呢?”

孟玉花心里一想,丈夫说得也有道理呀!儿子怎么这次回来不像过去放假那样,整天都忙些什么?

老两口坐了一会,院子里的门响了,这是儿子回来了。

赵兴华一进屋,赵天伦就跟了进来,赵兴华正准备全身心地投入那个可行性报告的写作当中去,一看父亲过来了,便问:“爹,有事啊?”

“兴华。”父亲说“你回来已经好多天了,怎么不回学校去?”

其实,赵兴华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他并不是想瞒着父母,他只是想到底用什么办法对父母说。如果他把真实情况告诉父母了,担心父亲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现在父亲突然问起回学校的事,他似乎还是感到有些太突然了。在这一瞬间,赵兴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父亲,随口说道:“爹,我忘了对你说,大学快毕业了,人人都要写一篇论文,我就回家写论文了。”

父亲不懂得儿子的话,睁大眼睛望着儿子,一向不会说谎的赵兴华突然觉得心里慌慌的,可他害怕父亲还是怀疑他,努力振作一下自己,接着说:“爹,说给你也不懂,我这不是天天在准备吗!大学毕业的论文要写很长时间呢。”

这个理由虽然是赵兴华临时编出来的,尽管一个农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论文,可是纯朴忠厚的农民赵天伦还是相信儿子说的是真话。

现在赵兴华坐在他上学时用过的那张旧木桌前,面前摊开一本旧的软面抄,开始构思他未来的事业的蓝图。

其实在赵兴华去省城和大别山考察时,他对未来的事业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而通过这几天的思考,特别是通过和洪燕的分析,他的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当他决定正儿八经地将头脑里的构思变为文字时,他对自己、对环境、对现实和未来,必须重新进行一次梳理,进行一次认真的考虑。困难和条件、成功与失败,他必须作好各种思想准备。

未来新的生活,开始对这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展示出新奇、迷离的色彩,他怀着一颗激动而满腔热忱的心,祈祷着一种新的环境,一种奋斗和激动,迎接各种各样的成功与失败。

赵兴华,这个只有二十二岁的青年,面临着如此艰巨的任务,将要接受他没有经历过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只有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不,还有她,洪燕,洪燕是他事业的忠实追随者,是他事业上的伙伴,也是他精神上的力量。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赵兴华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洪燕。刚才他和洪燕分手时的那段茫茫思绪是他对洪燕感情的突变,而此刻他感情的潮水又如同放纵奔腾的野马,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他奔腾前进的气势。

赵兴华下定决心勇敢地去面对未来,迎接这场人生命运的挑战,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他给自己确定的目标!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赵兴华也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赵兴华提起笔,思绪如同波涛汹涌的潮水,一泻千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