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3/6)

情,可是女儿又抬高了头,反倒说田晓军不是她心目中的人选,这可把老两口气坏了。

“燕儿,我跟你说,说什么我也不会同意你和赵家那个赵兴华的。”父亲随后变了态度“赵家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家,赵兴华也很不错,当年我们村那么多年轻的学生,惟有他考上大学了,这个孩子我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可是女儿啊,婚姻是一辈的事,将来要过日子的,你看他的家庭,我不说你也清楚。”

“爸,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如今都是什么时代了,你叫我和一个没有爱情的人在一起,我…”

“好了,我也不和你争论这事了,今后你和赵兴华的接触要注意,省得村里风言风语的,叫我和你妈的脸往哪儿搁?”

洪燕不想再和父亲争论这事了,此刻,她的心里又添了几分烦恼和不快。可她怎么也不明白,这事到底是什么人消息如此灵通,而且这么快就传到父亲那里去了呢?



赵兴华无论是一时冲动也好,还是和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也好,但是,这次行动多少带着点盲目性。赵兴华在村头犹豫了许久,还是带着洪燕前天晚上临分手时塞给他的八百元钱,盲目地走了。

下午两点多钟,赵兴华又回到了省城,他首先来到学校附近那个相当规模的农贸市场。从那些卖菜的商贩口中了解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随后他把调查的目标盯上前来买菜的人,最后又去了学校食堂。晚上突然回到原来的宿舍,自然大家如同久别的好友,他只说自己有点事,想在宿舍住一个晚上。其实他并不想到宿舍去住,那是让他伤心的地方,但他知道,现在他手里的八百元钱是洪燕给他的,他舍不得把它用在住宿费上。他的那张床还是他昨天临走时的样子,他顾不得伤感的情绪,也顾不上同学们的好奇,晚上,他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网吧,开始上网搜索食品安全问题,直到后半夜才悄悄地回到宿舍。

赵兴华过去从没有留心这些东西,但是报纸电视上却是经常报道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骇人听闻的食品中毒事件。从粮食、面粉到猪肉、蔬菜的安全问题,早已严峻地摆到人类面前。一位清华大学叫卢风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自然界中的物种已在同一个星球上生活了亿万年,它们环环相扣,相生相克。一个物种通常有另外一个物种制约它,这样所有物种就能处于动态的生态平衡之中。但人用基因工程技术造出来的东西就不同了,它不是自然进化的,自然来不及产生出克制它的东西,所以它带来的影响(包括负面影响)可能很大,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超出科学家的想象。譬如科学家完全可能在无意中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泄漏出一种可怕的细菌,它能威胁许多人的生命,却很难找到能控制它的特效药。”

赵兴华这才发现人类对于转基因的蔬菜水果和粮食抱着很大的怀疑。

赵兴华回到宿舍时居然异常兴奋地把自己了解到的诸如化肥、农药对人类的危害和目前猪肉里的瘦肉精的毒素等等十分严峻的问题,讲给同学听。那位来自大别山区的同学说,他每年回家过年吃的山民们自己养的不喂瘦肉精的猪肉,如何如何香,如何如何好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一早,赵兴华又悄悄地去了大别山,在那个偏僻的山区,真的见到了山民们养的那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黑猪,为了证实这种猪肉真的和如今市场上的猪肉不一样,赵兴华又到山民家,亲眼看了他们养的猪,又从市场上买了两斤猪肉让饭店烧了亲口尝了又尝。

当赵兴华问起目前市场上的猪肉问题时,山民们说,那些猪肉不仅不好吃,而且对人体危害很大,因为这种猪已经和他们养的猪是两回事了,他们养的猪首先品种还是过去的品种,一头猪从小到大要养一年左右,而现在市场上的那些猪只要五六个月就养到了几百斤。这种猪的品种是靠特殊的饲料,而且在饲料里添加进瘦肉精。山民们说他们没有钱买那种饲料,靠山上的野菜喂猪,而那种猪又必须用那种特殊的饲料才能养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