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她并没有经历过中国老百姓衣不裹体、食不充饥的年代,如今的中国,科学技术、人民生活虽然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但是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那些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缺少什么?正是缺少像田晓军这样从观念上进步的一代年轻人。这样一想,她的心里也就豁然开朗了许多。在她感觉中,赵兴华虽然没有像田晓军这样表达过在她看来深奥的理论,可她从赵兴华那双睿智的眼睛中看出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她相信,一旦蕴藏在他心中的智慧被开发出来,那一定是无法预料的宝贵财富。
这样胡思乱想了一会,浑身似乎充满了活力,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支持赵兴华,无论面临着多么大的艰难和坎坷,她也绝不后悔。
田晓军告诉她关于赵兴华案子的幕后一些故事,洪燕也并不感到意外,这实际上也是一次权力和法制的较量。当然凭一个小小的田晓军岂能扭转这个案件的乾坤!那个被打死的大平头的父亲才只是一个副县长,可是他的权力已经渗透到许多高层机关,所以,田晓军说,这个案子一时半会想彻底翻过来怕是不容易的。能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没有给赵兴华判上二十年或者判个无期,已经是上层权力和法制斗争胜利的结果。田晓军说仅凭这一点就看到中国的法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对方还在动用一切经济、政治手段,要对赵兴华追究刑事责任。
不管怎么说,洪燕还是非常感谢田晓军的。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洪燕进一步了解田晓军的为人和他的品德了。但是面对田晓军那双热诚的目光,面对他那火一般的热烈感情,洪燕没有狠下心坚决地回绝他。
登上返回黑山坳的长途汽车,赵兴华脸色严峻,少言寡语,他从不主动和洪燕说一句话,而每当洪燕和他说话时,他有时只是用一个字“是”或“好”、“行”、“不”来表示,甚至连一个字也不多说,只是点点头或者摇摇头。
当初赵兴华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那颗激动的心昼夜都像擂鼓一样,那是何等荣耀、何等激动啊!那天离家的时候,不仅父母、亲戚,连全村乡亲,都自发地把他送到村口,那种场景确实壮观,让人兴奋和激动。现在赵兴华闭上眼睛,当时的那些情景如同慢镜头一样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上大学之后,他很少回忆起当时那种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心情,三年多来,每次放假,他都怀着迫切想念父母的特殊心情,而每次返校时又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校园,回到教室。然而现在,他不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他希望汽车慢一点开,希望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就这样永远在一种没有完了的前进当中。当他意识到自己是在回家的途中时,他又突然觉得害怕见到自己的父母,害怕见到大塘沟的乡亲们!
汽车过了黑水河大桥,太阳早已落山了,夜色已经渐渐笼罩着黑山坳。赵兴华的心忍不住剧烈地怦怦地跳起来。公路两旁熟悉的村庄渐渐地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不久,汽车减速慢行,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颠簸起来。
春风吹过,让人感到暖洋洋的。麦子已经拔节了,到处是一片葱绿,这一切都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年景。
赵兴华透过车窗,天已经昏暗下来,那些散落在远近处稀疏的星星样的灯光闪动着,一股说不出的温暖和甜蜜刹那间涌上他的心头,忽然间鼻子一阵发酸。
哦,家乡,永远叫人依恋和动情的家乡啊!
亲人!生我养我的大地,你何时才能真正摆脱贫困,成为华西村那样中国式的新农村!在这一瞬间,赵兴华忽然觉得,华西村被称为华夏第一村,那里的人民早已过上小康富裕的生活。家家住别墅,家家有轿车,而大塘沟为什么不能?赵兴华这样问着自己,但他一时找不到答案。
下了汽车,离家还有三里多路,洪燕要帮助他拿行李,可赵兴华拒绝了,他说:“洪燕,我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这点事都干不了,今后我还怎么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