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七十三章盛菜的古玩(2/2)

“霁红釉的款识你了解吗?”吴文古问。

“我觉得也不像,等会把豆腐吃完之后,您就能看到,里面的积釉呈凝黑,我觉得像是清早期,或者是康熙时期的。”于立飞说

“吴老,鉴定红釉,主要是看什么?”严礼问。

只要是比较细规整的,其沿有胎釉本的整齐的‘灯草边’,虽然也是红白分明,但不如清康熙后仿的那样,特意加涂上白边。而比较细规整的,造近底足凝釉截齐,垂积釉呈青灰,清代仿品则呈凝黑。吴老等会你可以看一下,我这只盘,垂积釉,好像就是吴凝黑

于立飞一次能说对,他只是到意外。两次能说的很清楚,可能会觉得是碰巧。可是昨天晚上,他在严礼那里,看了把白釉僧帽壶,今天对康威浩的青铜鼎又说的,再加上他收的这只霁红釉盘,可见他确实足了功课。

永乐和宣德是我国次品史上的一个最峰,那个时期产的瓷妙绝,后世除了雍正、乾隆时期,能仿造之外,几乎就再也见不到那样的艺术品了。

“从明代成化时期开始,几乎就不再有霁红现。清康熙时有仿宣德霁红的瓷品,但釉呈黑红,就像我这只。雍正时仿的则泽较为泽艳丽,有的釉表有橘纹。釉浅不等,是雍正霁红的工艺缺陷。有褐、正红、粉红甚至苹果青等。雍正以后霁红官窑即很少再现,要有的话,也是清末或者民国仿的居多。”于立飞说

“传世宣德红釉瓷,一分并无款字,一分有‘大明宣德年制’两行楷书青款或刻款。款外有青双圈,有的双圈并不规整。”于立飞说,他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虽然真品见的少,可是图样没见看。

“当然是看釉,红釉不比白釉,能从釉上,看很多的差异。立飞,这只盘是你收回来的,你应该对霁红釉有所了解吧?”吴文古问。

“看来你这段时间对瓷还是有所研究的。”吴文古欣

“你可得小心,这个盘,很快就是我的了。”严礼叮嘱

“你觉得这只盘是清代康熙的,有什么依据吗?”吴文古又问。

“我毕竟在古玩市场,耳濡目染,当然知的要比别人多些。”于立飞谦逊的说。

等黄燕拿着洗净的霁红釉盘回来之后,严礼已经准备好了放大镜和光手电筒。上午他已经鉴定了一件青铜鼎,刚才于立飞也说了这么多,他想再次实践一下。

另外,凡是制作稍,留沿不一定有‘灯草边’,靠近底足由于氧化因素呈绿。有些的棱,往往白胎而成。在有些上,釉面有青、紫窑变斑,釉表有棕、冷纹、开片。”于立飞缓缓的说

“不错。明永乐霁红的胎骨极为洁净致,薄而轻,上面红釉艳丽匀。有一足碗,十厘米左右,径十五厘米左右,均为侈圈足。内锥拱双龙戏珠纹,有的还加云纹。内外满施红釉,有的足釉薄白边。胎骨薄,只有很少的一分稍厚一些。里心均有‘永乐年制’四篆字暗款。款外有单圈或边,我看你这只盘,应该不是永乐时期的。”吴文古摇了摇,说

方面想。

“很有可能,红釉只在永乐和宣德时期大量生产,而且宣德时期达到了最峰。现在候要看到一件宣德红釉,实在是难于登天。宣德朝以后,虽历朝也还略有生产,但无论质量或数量都已趋向衰退,从明成化开始,几乎不再有霁红现,嘉靖朝红釉瓷用低温铁红代替。”吴文古叹了气,说

“咱们看看再说吧。”严礼把整盘红烧豆腐都倒自己碗里,又倒了汤到红釉盘里,顾不上里面油淋淋的,把汤都喝了下去。

“我去洗洗吧。”黄燕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吴老,真正的红釉,好像是永乐时期才有的吧?”于立飞问。

“宣德鲜红釉因烧成气氛的不同,有、浅不同的红,有宝石红、霁红等名目。有里、外均施红釉和外施红釉,里为透明釉两类,不施红釉者往往胎质较薄,且有的有印纹饰,唯独纹模糊,红釉釉面多数有橘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