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你说这么多,是不是上上手?”康威浩问。这次他来博馆,可以说是大开
界。一个保卫科的副科长,竟然对釉里红如此了解,他要是回去说给藏友听,想必没人会相信。
“是的。第二个原因,康熙时期不仅仅只有釉里红,还有其他品。比如说朗窑红、豇豆红,雍正时期的祭红,乾隆时期的珊瑚红、矾红等等。各
红釉的
现,导致对釉里红逐渐丧失兴趣。第三,尽
当时釉里红的工艺比较成熟,但烧造的难度和成本依然很大,导致它在市场上缺乏相应的竞争力。”于立飞说
,很多红釉,他都只见过仿品,这让他很是遗憾。
“立飞,你这番话,很像是一个收藏大家讲来的嘛。康先生,你认为他讲的对么?”吴文古笑着说。
“其实也说不上啦,我隔有家专
清朝瓷
的店
,我没事的时候,就喜
到他店里去偷师。”于立飞谦逊的说
。
“立飞,刚才你只说了第一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吴文古问,于立飞的表现让他很惊讶。他甚至怀疑,现在的于立飞是不是换了个人,这哪里是刚到潭州几个月,以前从来没有接过古玩的小伙
?
“确实是的,宣德三果为苹果、石榴、桃。雍正仿品把苹果画成两只连在一起的形状,而宣德的苹果,是一整只。”吴文古说
。于立飞能注意到这两者的细微区别,可见的功课还是
的很
。
“好。”于立飞轻轻拿起这只釉里红三果纹足碗。刚一上手,他的脑海里,
上就钢
这只
足碗的立
图形。而且这只碗若隐若现,就好像有血有
似的。于立飞知
,越是清晰的图形,代表年代越久。如果是康乾时期的,应该不会这么清晰才对。
比如说从建国以来,我国很多行业,原本都是手工制造。可慢慢的,都被机械化代替。因为机械化生产来的产品,不但成本低,而且质量好,不容易
次品。当然,也有些行业,因为机械化,反而失去了传统文化。
康威浩本来只是想让吴文古鉴定一下自己的几件古玩,可是现在看吴文古的法,恐怕今天下午,是不可能全
鉴定完了。可是吴文古这样的
法,他也不会反对。
“是啊。清代有一个很喜写陶瓷诗歌的诗人叫龚鉽。他在《景德镇陶歌》中写
:‘市上今传釉里红,唐窑独著百年中。暗然淡简温而理,都识先生尚古风。’龚鉽提到了‘唐窑’,就是唐英时期的瓷
。诗里说:乾隆时期,市面上还很
行釉里红,唐英时期釉里红的生产,能够独领一百年。但这
瓷
还是显得比较暗淡温和,也许只有唐英先生才能够理解,古代的这
风尚。”吴文古
慨万端的说,其实他也很喜
这
暗淡温和的古代风尚。
“吴老,这个题目可就有些大。我要是说的不对,你再批评指正。釉里红到了乾隆后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就谈不上突破,只是陷于一程式化。随着乾隆盛世的结束,釉里红的黄金时代也跟着结束了。晚清的时候,咸丰一朝曾经烧过一些,咸丰的特
是,画的很细弱,
弱无力,以后就再也没有烧造过了。”于立飞说
。
。
“吴老,雍正时期跟宣德时期的三果纹,画法好像也有一些差异吧?”于立飞问。
顿了顿,于立飞又说:“釉里红的衰败,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清代其他彩瓷品
的
现。清代有大量
貌瓷在生产,尤其粉彩中的矾红彩的
现,对釉里红产生了
烈的冲击。釉里红瓷
,从清雅角度上讲,不及青
。它是
调
,青
是冷调
。从
烈角度上讲,它不及其他彩瓷。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都显得比它
烈。所以从这两个角度要求,它都显不
优势。”于立飞说
,虽然釉里红很珍贵,可是当有替代品,或者更好的产品
来之后,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
“于先生对清代瓷研究得很透彻。”康威浩不知不觉用上了“先生”这个词。
为一位民间收藏家,也经常邀请三五几个藏友,一起边喝茶,边古玩。古玩的很多知识,和一些最新的信息,不就是这么来的么?如果一位收藏
好者,不能跟同行经常
,是跟不上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