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贻笑大方(2/2)

还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夸夸其谈,在长平被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可仔细想想,赵括是战国时候的人,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西汉年间刚有纸的形,到了东汉蔡,真正意义上的纸才现。实际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现,要到晚清那会儿,和赵括联系到一起,差不多是民国时期。如果看到一件古玩古书里提及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直接扔开就是,假的无疑。

“于老板,今天晚上朱少手气很旺,而且也不是他庄,你要不要也一起玩几把?”林兴突然说

“那好,我在朱少这里下注一万。”于立飞说,他们下注,是不用放钱的,只有输了之后,才用掏钱。

“我看这样好不好,庄家先拿牌,剩下的,下注的大小拿牌好吗?谁下的注码大,就让他先拿牌。当然,通跑的不算。”于立飞笑着说。

它开一句‘死去原知万事空’,其实最初版本写的是‘死去元知万事空’。原来的‘元’,是元旦的元。因为在明代之前,‘原来’、‘原知’都是写成‘元来’、‘元知’,元字本来、起初意。后来朱元璋嫌恶元朝,连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将‘元来’改为‘原来’,才成为现在通行的用法。了解这个知识盲后,若有人给拿明代之前的古董,里面现‘原来’字样,不用再别的鉴定,一定是假的。

“今天没限制,但我的本钱不足,只有五六十万,你可得让我赔得起。”林兴笑着说。

此前古玩界现过一对明代青瓶,很致。所有者宣称是郑和用过的,着实唬住不少人。可当这对瓶的题款一亮来,只要是内行人,都会大乐。那题款写的是‘明成祖朱氏棣皇帝皇御用大明永乐六年戊秋’。稍微有文史常识的人都知,明成祖是庙号,皇帝死了才有,怎么可能在永乐六年就现呢?

“那就算了。”姚卫革心里一阵失望。

“你们只发四手牌,我也不好下注啊。”于立飞笑着说。

“庄家先拿牌,其他人可随便拿牌。”林兴说

“好吧。这个拿牌,有先后次序之分吗?”于立飞又问。

“咸丰的瓶不值几个钱,我隔的店里,满满一大屋的青瓶,都是清中期、清晚期的。”于立飞轻轻摇了摇,说。他对姚卫革这个人很警惕,这件东西的来历,他并不清楚,他可不想要。

这是当时的历史时期造成的,所有的人都知,咸丰朝不如雍正爷,就连窑工也知,现在抵不上祖上,他们不如雍正,只好照着雍正那样画。所以在咸丰一朝,仿了大量雍正时期的瓷,底下都写‘大清雍正年制’,写祖上的款,不写自己的款。”于立飞说

“今天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于老板,你那个瓶不假,只是年代不对,那是什么年代的?”姚卫革问,这个瓶他一直觉得雍正年间的,可是于立飞却说不对,他现在知于立飞其实很懂行,就算想反驳,也不会随便说不,免得贻笑大方。

比如画同样的一颗树,清初画的对都是虬劲有力,咸丰时期画的树,就像是看台上搭的背景,一个纸片在那儿,是棵半死不活的树。咸丰时画匹,很像戏团刚演完的来都蔫不拉肌的,没有生机。而雍正时画的山就是山,树就是树,动就是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于老板,这个青瓶,你要不要?”姚卫笑着问。

“这个就涉及到一些专业知了,这个瓶应该是咸丰时期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咸丰青的特就是非常细弱。在咸丰时间,不画什么,都变得没有力量。

“那行,我也玩一会,下注有限制吗?”于立飞问。

“这又没关系,你随便下到哪手牌就可以,通跑也可以,不下注也行。”朱辉腾拍拍于立飞的肩膀,说

“好啊,于老板脑壳就是灵光,这个主意好。”林兴虽然有些不舒服,但于立飞说的在理,他只能认同。

有人兀自辩,说庙号说不定是皇帝生前就准备好的?这又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盲。实际上,朱棣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一直要到一百多年后,嘉靖皇帝在位时,才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后世的人习惯叫成祖朱棣,但当时的人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于立飞说起这些鉴定知识的时候,如数家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