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六章我收藏了(2/2)

“你啊…,任何古玩在我心里都是无价的。虽然这个玉扳指不是乾隆卸制,但东西却廷玉作,价格应该在十万左右。但这样的东西,存世不多,以后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吴文古想了想,给了一个比较中肯的价格。

刚才我仔细看了看,这个扳指上也刻了一首《咏玉韘》”吴文古说起扳指如数家珍,他刚才仔细看过,这个扳指让他想起了都博馆的一件清乾隆御制诗扳指,其诗作内容也是这首《咏玉韘》。相比两件玉扳指,其外的纹饰组合和布局基本相同,制作工艺特也相一致,可以肯定两件玉扳指都自于廷玉作。

清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看到一件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的玉质和致的工艺所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咏玉韘》诗,诗文内容为:‘缮人规制玉人为,驱沓闿抨是所资。不称每羞童佩,如磨常忆武公诗。底须象骨徒传古,瞧琼琚匪报兹。于度机张慎省括,温其德信堪师。’

“吴老,这么说,这个玉扳指,是件开门的件?”严礼问。

“吴老,这个玉扳指,市面上值多少钱?”严礼问,他哪任静天一样,对古玩的认识主要是价值论。

和装饰品,这扳指也被人称为“文扳指”意指此时的扳指已经脱离了征战等武事。

“就在古玩市场。”

“吴老,这个玉扳指的内好像还刻有字。”严礼用手指摸了摸玉扳指内,把玉扳指举起来,朝着光线的地方仔细观察着。

这首诗不仅把扳指的来源、用途代得很清楚,而且引经据典,将古代玉扳指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儒家关于玉与仁、义、礼、信、德之间的关系将玉扳指拟人化,使整篇诗文在宣扬封建礼制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彩。这也是乾蛮作的第一首关于玉扳指的诗,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共作有此类诗赋达五十首之多。

“刻的应该是‘鹄恒用’,据《清史稿》记载,‘鹄’为清代禁卫兵中的一个兵,兵源多来自于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吴文古非常博学,本不用去查相关资料,相关信息信手拈来。

“当然,我知你关心什么,但这个玉扳指从质地、颜工、纹、尺度、式样以及的用途来评价。这个玉扳指无论是哪一,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必为真品无疑。”吴文古笃定的说。

“小于,这个玉扳指,是哪里买的?”吴文古早就猜到这个班是于立飞的,只是他很惊讶,于立飞从哪里淘来了这样的好东西。虽然于立飞在古玩方面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但他的运气实在好得让人吃惊。

“小于,听到了没有,这个玉扳指我收藏了,十五万,你看怎么样?”严礼,看到于立飞要说话,他又上说:“你的《南岳旧稿》和明宣德釉里红梵文戟盖罐,都没给我机会,这个玉扳指可不能再让我错过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