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老zhongxia(2/3)

灵石县中的百姓早被掳去北方,谷地中因战事而留下的尸也被陆续埋起。数月以来,旧日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的古,如今已是人烟绝迹。同时由于燕津之败,金人全面收缩,女真铁骑的足迹不再越过北关向南,今日的这队人,却是一个多月来第一支南下的队。

“姚政?!徐庆?!”

但赵桓没有临风怀,他心中只有更的恐惧。不是为了前的历历惨状,而是为了赵瑜、赵琦。还包括他尚留在金虏手中的几个兄弟。

谁叫前日借太原时,完颜宗翰让银术可向他传了一句——‘你的弟弟比你!’

隔着二十丈河面两方对视,一惊一喜。

汾州灵石县【今山西汾灵石】。

若是当初听从老之言,抄小路直接返回关西,他早就能够安心了。但如今耽搁了半个多月,却不知关中会否什么变局。公小白和公纠争先回齐国即位,怕也是这样的心情。



激战过的战场上,是一望不到边的尸骸,长枪、弩箭一丛丛的扎在地上,遍地的兵械甲胄。引来金虏、祸大宋天下的常胜军便全军覆没于此。而对岸不远,则另有一片战场,张叔夜就在那自刎殉国。

赵瑜需要外来新血来平衡军中内的势力,这一,老的军们心知肚明。替赵文接任总参谋长的朱聪就是一例,而以王贵代表的河北人又是一例。一旦这天下闻名的老将来投,就算赵文、朱聪说不定都要避退三舍。

渡船终于贴上渡,李成忙不迭地将人和赶上了船,自己亲自背着赵桓过船板。便急叫着开船。

潺潺,由北向南,汇黄河。汾河谷地,由太原经灵石而至解州的通,自古以来便是河东通往关中的必由之路。秦晋通衢之说,便是由此而来。

李成绝不会怀疑东海人的耐力,当日他可是绕着河北州县转了整整一个圈,两千里地,方才将天津派来的追兵给甩掉。只要东海人真的想追,他带着赵官家,还不知能不能再有上次那么好的运气。

渡船缓缓离岸,而渡中剩下的渡船却是被李成了一把火,一脑的烧了个净。正待众人放下心来,却见着北面又是一队人疾速赶来。

午时刚过。一行队走了灵石县城,被焚毁的屋舍东倒西歪,这座方圆不

两月前,师中兵败太原城下。完颜银术可趁势沿汾河谷地南下,凉南关。当时姚平仲,领军守住了此关。攻势不遂,银术可便回师镇守凉北关。自此之后,控制在宋人手中的南关和被女真占据的北关之间的灵石县,便成了两军的缓冲地。

一串清脆的铃声,回响在山谷河川间。一队十余人的队,正走在汾边的路上。

向东是介山、霍山,向西则是姑、吕梁,边就是川不息的汾,一条宽可容四车齐,窄却仅容两并行的官,就穿梭在群山夹之间。而这条路在灵石县境内,一南一北借助地势修起了两座关卡,名为凉。这凉南北两关便是河东太原关中的第一

“击鼓!”回到阵中,邓广达声宣告:“若是三通鼓落,老还不给官家一个待,那就直接杀过去!让他为那废帝尽忠全节好了!”

邓广达也是老兄弟,总不能睁睁的看着关西佬来抢他们这些元从党的位置。赵瑜是下了谕旨,遇上李纲和,要么招降,要么就脆放人,邓广达不敢不服从命令,但在说降的过程中,气冲一,声音傲一却是他敢的。

“李成?!哎呀,还有赵官家!”

再看着不远手下手忙脚划过来的渡船,李成心中更急。这渡有船无人,所有的艄公不是给杀了,便是逃了,靠着一众没见过的关西及河北汉,要费多大的力气才能过河。

而过河后,还要改换面,易服潜行,那更是一桩难事。只希望靖康皇帝真有上天保佑,好让他能平平安安的逃到关西。

赵桓的边只剩三十多名骑兵,跟当初被李成护送到相州时,人数差不多。不过除了李成等四五人外,其余的都是从西军中挑选来的锐。但这些人真的能护送他回到关西吗?

大河滔滔。

……

这里是史上留名、天下有闻的白渡,黄河边数一数二的大渡。也是耗资大、却使用了刚满十年就被焚毁的三山浮桥的位置,同时更是两月前,大破常胜军的所在。

李成心急如焚,他作为靖康皇帝的班直领,要负责的事实在太多了,光是力的消耗就让他绞尽脑。相州匹本就不多,但给他这一队都上足够的换乘用其实也不难,莫说一人三,就是四、五都可以。但不敢让他们带,赵桓他们也不敢带。三十余人,带上数倍的战,任谁一看,就都会知其中必然有重要人。后方若有追兵,只需稍加打听,便能轻而易举的追击下来。

赵桓心中抱着的疑问。

之遥,竟如天堑之隔。

鼓声响起,孤独的站在战场中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