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陈秀安和南山则两人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赵桓复辟的消息已经向陈秀安和南山则做了通报,两人各自皱起眉,心中默默盘算起来。
“赵桓既然定会窜入关西,孤也只能望洋兴叹,不能为其一人改变预定的战略规划。若是军力扩散太速,对地方的控制就必然减弱,与其日后四处扑火,还是现将根基打好。至于赵桓,先派出一军先将气焰打下,而后续,则先通过引导天下清议入手。”
赵瑜一通开场白,将会议主旨定下。御书房中,众人皆知如今东海扩张太速,人力虽不虞缺乏,但却无法顺利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人力资源再丰富,也要合理调配,才能保证国家的运转正常——同时为了保证新兵的训练水准不至于降低太多,扩军速度也需要缓下来喘口气。
更重要的一点,军费花得实在太快。虽说预算从来都是用来超支的,但一年的用度,半年就要见底,确是太过夸张了。一部分是扩军和出战的花费超出预计,另一部分则是赵瑜的功劳。
赵瑜登基需要酬赏百官万军,就算再节省,也不会少于八百万贯。这本是时势所逼,在预算中,并没有这么一栏。若是能照预定计划,先立幼主,而一两年后再行禅让,财务支转过来,就根本不会有军费问题。只可惜如今一切都是空话。
“如今的情况,对江北诸路还是暂用羁縻之法,州县官吏维持原状,保持当地稳定——想来废帝也不敢大举调换,那只会让那里的州县投向我方——先用上一年时间,将江南诸路内部安定整合,至少行政系统运转的效率达到台湾的一半,那时才可以再继续吞并北方各路。”
跟着赵瑜久了,陈正汇嘴里不免带上一点超出时代的词汇。他的意思众人都很明白,他是完全赞同赵瑜的意见。以不变应万变,不管金人、废帝还有东京的伪帝有什么花招,将自身的根基打好才是正理,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谋夺天下,最好的手段就是以力取之——赵瑜也是一直这么在做的。
陈正汇如此说来,双眼看着对面。书房中,文官只有宰相一人,而武臣却济济一堂。赵文、赵武、陈伍三名大将军,以及执掌参谋部的朱聪,皆能与会。
但这也并不出奇,谋臣的工作被总参谋部所取代,而财政军需也分别归了枢密院和楮币局,赵瑜麾下文官的工作仅局限于行政,战略会议,就只有陈正汇一人有资格出席。不过如此一来,陈正汇的策略就经常要受到武臣们的围攻,许多时候,只能让赵瑜出来主持公断。
不过今次,陈正汇眼前的几位却都是颔首表示赞同。
赵文侧过身子对赵瑜道:“陈相之言正合臣意。废帝复辟不过小丑跳梁,对大局并无影响,给他当头一棒当个教训,日后再行解决。女真人能将他俘虏,我军自然也能。
如今的情况,各地州县多有新兵,照训练大纲,成军则要在三个月。如果再算上成军后的营中各部的配合演练和磨合,以及武器装备的配备,二十万新兵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方能训练完毕。在此之前,还是先行整顿已有州县,待时机一到,便可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