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北行上(2/2)

注1:胶州湾古称胶澳。

以蔡倬对东洋海贸的了解。如此一来。东海上所有商路。已经全数被赵瑜所控制。而各国的海贸税也都落东海的国库之中。

半年前曾有传闻说。东海军的战舰在海上清剿丽商船---当然现在看来。并非是谣言---同时。还有传言说。东海不但截断了丽和大宋的商路。还把丽与日本的联系给截断了。丽与日本间的一个大岛。也被东海夺占。

不过那里是东海的起家之的。常年驻屯在那里的队有两千之多。同时还有一支舰队驻扎在港。就算名义上还是大宋领土。也没哪个两浙的官员敢去虎。而东海这两年的表现也一直很恭顺。所以一直都对衢山的归属。上至天。下至百官。都是睁一只闭一只---只要不短了每年的商税。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正月还在汴京时。他便听说去年密州市舶司的收。就只有一万两千贯。不及前些年的十分之一。但看到前的这情况。能有一万多贯税。已经算是多了。也难怪他所乘坐的这艘海船连海州港都停。但对更大的板桥港却是过门而不

至于明州的商税之所以没有缩减。那是因为市舶司的属的一直放在衢山。每年应上缴的商税都是东海直接划拨。维持着与往年相同的平。依照蔡倬在衢山岛上的所见所闻。以那里的易数量。如果章收取。百万贯都有可能。

蔡倬其实对此觉的很奇怪。若他是东海王。肯定会封锁辽东。只允许自家商行在那里易。以便独享其中之利。

注2:其实就是长颈鹿。明时。郑和下西洋。也曾带回一只长颈鹿。由于古书中描述的麒麟有几分相似。所以被认定是瑞兽麒麟。

而东海送来的这些东西。看似贵重。却没有个实价。随便给就能打发掉了。且东海国王也很知趣。别的不要。只求君皇帝能回赐些亲笔的字画。如此知情识趣的藩国。就算贪占了些商税。挥挥手也就揭过了。难还能为钱翻脸不成?蔡公相、童媪相也不会答应啊。

不过对于其他市舶司的商税减少。朝中还是颇有微词。但东海每年的贡使不断。海外的奇异草、怪石珍兽。送了不知多少。大象、孔雀都算是普通。浮在上的石、沉底的木。也不算什么。在去年十月。东海还送来一只达数丈的兽。虽然使节称不知其为何。但朝中却有人考证。这是一只麒麟注2。直把君皇帝乐的兴采烈。差要下令大赦天下。

蔡倬在甲板上走走停停。海风。看看海景。时间很快就消磨过去。时近午时。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伴当走上甲板。来到蔡倬边。躬:“老爷。午饭已经备好了。”

一路顺风顺。六天后。蔡倬还在床上卧。却有一人过来敲响了舱门。他在门外

但不知为何。东海人却的很大方。只要纳一成的保护费。再章缴纳百分之五的商税。就能在那个海岛上自由贸易。而相对于百分之两三百的利。区区一成五的易税。实在微不足。蔡倬也便因此才决定跟风去辽东走一趟。

“蔡官人。长生岛到了!”

。但北的山峦中的特产。却因此不必再受契丹人的盘剥。而能以极低廉的向外售。风声传。冒着风险前去淘金的商人不知凡几。

据蔡倬所知。这两年。除了明州市舶司外。广、泉、杭、密四个市舶司的商税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密州为最。泉、广两的也减少了近半。而杭州市舶司。原本税就不多。所以降低的并不算明显。

何况在一年前。东海已经在辽东的一个海岛上安下了据。在东海的控制之下。去往那里的商人们的人安全完全能的到保障。

蔡倬。起回舱。

远望海上。光下。海面上一片细碎的鱼鳞金光。在船后。两条白波纹正缓缓开。海上的风光。不胜收。

如果东海的贡礼是珍宝香料或是贵重的货。赵佶绝不会那么兴。因为中原王朝一贯的规矩。对藩国的贡。朝廷都要照原价回赐。贡礼如果越贵重。回赐的钱也就会越多。这对于日渐窘迫的大宋财政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也的确有许多小国的贡使。由于来的太勤。被朝廷下令阻止在国境上。

但蔡倬却摇了摇。若是在往年。这时候来往于丽、板桥之间的商船。应是络绎不绝。但现在。在这片海域上。能看到的就只有几艘独桅的打渔船。

在那里的秩序重新恢复之前。他估计。凭借手中的本钱。至少能赚上二三十万贯。虽然三房看不起这钱。但族中的其他几房却绝不会嫌弃。何况这次是他独自行动。正好籍此为日后自立积攒些本钱----如果在大宋。各商号都有族人盯着。想起些私心也是难以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