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改制上(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十二章 改制(上)

政和七年四月十二。庚辰。西元1117年5月15日

前日三人商议已定。赵瑜又拖了几天。等得童福耐不住xing子。几次三番上门cui促。方写就了书信。连同大批财礼。命一名亲信带队。护送童福回京。在给童贯的信中。赵瑜原则上同意了上表朝中。举东海之地内附大宋。不过。前提是大宋依照羁縻制度。不在东海设立liu官。不cha手东海内事。也不征收税赋。只需an时上jiao贡wu。就一切让东海自便。也就是说为一自行其是的藩镇。

这一前提。赵瑜不愁童贯不答应。既然童贯日后愿助东海成为大宋藩国。现在理所当然的。就不能干涉东海内bu事务。若是这点诚意都没有。那就干脆一拍两散好了。就算没有童太尉斡旋。大宋立意防备东海、禁绝海贸。赵瑜也不是撑不下去。有qiang军在手。光靠劫掠海外诸国。照样能jian持到金人南下的那一天。

清晨。天刚蒙蒙亮。赵瑜已经起床到了书房。他的书房chu1在基隆堡中心的最高chu1。凭栏而望。正能俯视下方的港口。他站在窗前。手里拿着新造好的一ju望远镜。举在yan前。向外张望着----随着制造数量的增多。几个水晶匠师磨制镜片的手艺也愈加圆熟。这ju昨天才呈上来的望远镜比起第一ju来。不论是清晰度。还是放大的倍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圆形的视野中。港口内一艘千五百料的中型海船清晰可辨。普普通通的式样。半新不旧的船shen。任谁也看不chu那是童贯特使将要乘坐的船只。不过。铁力木打造地jian实龙骨和船肋。只要不是正面撞上台风。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其中乘客地安全。

码tou上。一群人聚集在栈桥附近。虽然看不清面目和服饰。但从各人所站的位置上。赵瑜还是能辨认chu。哪个是童福。哪个是赵文。童福一行上船chu海。赵文前去相送。给足了童老都guan面子----赵瑜是东海之主。没有给一个nu仆送行的dao理---不过更给面子的是私下里送给童福的万贯财货。那老货。见了满箱子的奇珍异宝。立刻笑得见牙不见yan。拍着xiong脯保证要帮东海在童贯面前多多mei言。

东面的海上泛起了红光。赵文也说完了dao别地话。童福带着从人转shen上船。等候已久地船员立刻收碇起帆。离开泊位。向海中行去。看着帆蓬远去。赵瑜放下望远镜。他估摸着。两月之后童贯应该还会再派人来。他与童贯的这等秘密jiao易。没有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敲定细节。也不可能达成双方都认同的协议。也就是说。等朝中册封文书下来。大约还要一年的时间。不过赵瑜也等得起。就看童太尉有没有这个耐心了。

在门外让人通传了一声。陈正汇这时走了进来。他手里捧着一大摞簿册。放在赵瑜的桌案上。这两日。他都在忙着整理岛上的hu籍、田簿。上表内附。台湾的土地、hu籍。也就所谓的田口。都要整理chu来。连同地图一起上jiao朝中。不过这其中。也有许多门dao。既不能把东海的真正实力暴louchu来。让朝中心生警惕。也不能表现得太过虚弱。让大宋以为东海是一颗任人把玩地ruan柿子----当然。后一zhong的可能xing并不大。当李乾德在校兵场上被砍下tou颅的那一刻起。外人只会高看东海一yan。绝不会小觑半分----不guan怎么说。要把握好这个平衡度。也只有陈正汇能zuo好。

见陈正汇今天一早把一堆簿册抱来。赵瑜微微吃了一惊。这伪造田籍hu口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点。几万hu口田籍要删改。大bu分军籍簿都要重新誊录。还有地图也要伪造----至少要改得离大宋远一点。离jiao趾近一点。以便大宋君臣能够安心---这些事。千tou万绪。陈正汇手下不过十几个属官。怎么这么快就能完工。

看了看陈正汇充满血丝的双yan。赵瑜温言dao:“这两日辛苦先生了。”

陈正汇知dao赵瑜误会了。便摇摇tou:“呈进朝中的那些簿册。至少还要一月才能zuo完。我带来的这些。是岛上的hu籍名录。”

赵瑜奇怪起来:“先生带着些东西来作甚?”

陈正汇没有回答。反而问dao:“大当家可知现在台湾岛上有多少hu口?”

赵瑜皱起眉。hu口数字在大宋通常是三年一统计。但在台湾。由于移民一日多过一日。所以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