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三年xia(2/2)

帐房双手接过,先翻过来一看银底记号,银铤的成都刻在这里。“唐家金银铺?!”他抬“原来官人是从京中而来。”

很快茶汤奉上,一名帐房也跟着走了来。他对蔡倬行过礼,就陪坐下来。

蔡倬“正是!”他取的银铤下方不但有成、重量,还凿刻着铸铤的店铺名号,东京南门大街的唐家金银铺铸下的足金漆银可是比官铸的大银还有信誉。

摸清了良乡船行的底细,蔡倬却也不忌讳。官家都已下旨诏免,这船行当然就是良民。仍由年轻人领着,他和老伴当下了船,在码东北角寻到良乡船行的分号。

年轻人却没让蔡倬两人去排队,而是带着他们从柜台旁绕过,了一边的厢房中,安排蔡倬坐下,又吩咐下人端上茶来。蔡倬心知,如果他定的不是上房,恐怕就不会有现在这待遇,多半就在外面排着呢。

年轻人应是,:“那就请客官去码上的分号缴钱登记,领了牌,再来上船。”

年轻人噗哧一笑“官人却说错了。鄙行开张不过三年,名是有,但老字号可算不上。”

借着过的一光,蔡倬里外打量这间丈许见方的舱室。这舱室虽不大,布置得极简约,没有多余的饰,但的确正如陈五所说,打理得极是净清。有着海风的清新,却无一丝腥臭。

帐房恭恭敬敬地递过一块号牌,:“这是上船的凭证,请官人收下。”

年轻人摇:“行里规矩,我们只送人送货,钱钞不得经手。”

蔡倬看帐房,问:“如此便完事了?”

略略寒暄了几句,帐房便:“现下已近午时,开船即及,不敢耽搁官人时间,还请官人先把登船的手续办了罢。”

蔡倬满意,十八贯的钱钞的确不算白。他回对年轻人笑:“就是这里。”

蔡倬奇:“去分号缴钱?不是在船上吗?”

蔡倬拿过一看,见号牌正面写甲十三,背面则是个‘上’字,笑:“得倒是巧。”

“当然!”蔡倬一笑,回示意老伴当。老伴当便从随携带的包裹里取一铤大银。虽然宋代官用货币是铜钱、铁钱,但商人们通常携带的却是金银、绸缎,这些什比起钱币来,质轻价,易于携带,也称为轻货。金银绸缎可以直接用来购买大宗货,而买零散商品时,则要去金银铺、绸缎庄换成铜钱。

老伴当把碎银接过,先看了一下成,又颠了一颠,方对蔡倬:“确是不差。”

蔡姓,京中来,还是福建音,帐房的神情却如昨日的李掌柜一样,突然间变得更为恭敬。

帐房使人换开大银,找回一盘散碎银两。笑:“虽不知京中银钱比价如何,只是现下明州城中,铜钱兑银两的价格一日三变,鄙行不敢亏了官人,收下银两,就只还回银两。还请官人查收。”

分号铺面不大,但围墙广,后面屋檐挑,一看便知是仓库。船行兼营仓储,这是应有之义,蔡倬自不以为怪。了分号,一条三尺两丈长的黑漆柜台横在正厅中央,几名行商打扮的汉正在柜台前排着队。

诸事毕,接受了帐房的邀请,蔡倬在分号用完一顿丰盛致的午餐,于开船前被分号派人送上甲十三号。小伴当也早已带着三匹坐骑在船上等着。

蔡倬瞪大,惊:“只三年?”

“原来如此。”蔡倬闻言赞:“只看这行规,也难怪贵行能如此兴盛。老字号毕竟不同。”

布帘隔内外两间,两张上下铺的架床牢牢的钉在舱上,床的小几一角放着烛台,也是被钉死的。四张床位上都放着一床棉被,叠得有棱有角,一看便知是心整理过。

“如此最好!”蔡倬谢过,便命小伴当去城中领骡来,自己则和老伴当跟着那个年轻人去看看自己的客房。

的地方。

短促的号角接连三响,蔡倬只觉船一振,甲十三号已缓缓启航。

年轻人:“就三年!”

蔡倬摇叹,心中却冷笑:‘果然如此。什么良乡,应是良巷才对!不过是海寇上陆,去了罢了!’

所谓的上房正在舵楼中,在针房之下,与舵舱一墙之隔。下了甲板,走过一条三丈长的过,几人推门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