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章冬雨上(2/3)



派去莆田郑家老巢的探于今晨回港。据那探回报,他在郑家的庄周围守了几日,发现庄中空空落落,壮丁极少,老弱妇孺却多,且郑九、郑庆、郑广等领都不见踪影。不但如此,庄内也不见喜气,丝毫没有女儿要嫁的样

赵文急:“可是大当家和大郎绝不会信!如果惹怒了大当家,大郎再一撺掇,把二郎你在衢山的职司抹了怎么办?赵曰前日被大郎提衢山校尉,已经对岛上的事开始指手画脚了,如果二郎你去职,他便是岛上的领。到时可就无法收拾了。”

赵武牙关直抖,他刚跟赵瑜从船坊回来,在风地里行了两个时辰,冻得够呛:“没想到今天这么冷,早知就在船坊歇一晚了。”

大观三年十二月初一日,辛未。【西元1109年12月24日】

“二郎!”随着一声唤,赵文一拐一拐地走书房。

纸被烈风刮得哗哗直响,赵瑜等三人各坐着一个小扎,挤在火盆前烤着手。

‘正常情况下,该让女儿在家过了元旦罢?’但郑家的说法,是防止在海上有意外,会耽搁好日。只是定婚期的本就是郑家,现在又拍耽误时间,这摆明了有谋。

而从本岛上传来的消息,郑家大娘不须赵瑾去亲迎,也不用狼港另派人手,郑家会在十二月初,直接把女儿送到昌国城中。过了年后,便与赵瑾成婚。

拖延时日。’昌国不,赵瑜就没机会把人带走,见着寨里兴旺发达,谁会跟着他去陌生的海外?有长远目光的,寨里可没几人。清喝一声,赵瑜猛一使力,把弩弦扣在牙发上,一边回:“大哥的婚事在明年的二月初二,只要在那之前找到证据就不算迟。”他把弩弓递给赵武“来,再试一箭,个远的。”

“那赵曰,你让武兄弟安排人盯着,一个村货,玩不样。至于这信…”赵瑜笑笑,有些惨然:“我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这也算是我弟弟的最后一份心意了。”

赵瑜的推算,郑家动手的日,不可能是婚期——二月初二离郑家上岛有两个月,中间保不准会意外;也不可能上岛便动手——就算以送女儿为借,郑家能登岛的也不会超过百五十人,除去使娘、婆,其中能动手的汉也就一百,凭这人手,不把县中内情探清,只怕刚起事,就会被镇压;只可能是过年的那几日,尤其是除夕——当日人心散,而且赵瑜、赵琦都会在那时回昌国,到时可以把赵家一网打尽。狼港寨便是一年前的除夕,偷袭占据昌国,如果能在一年后同一时间用同一手段把昌国收复,不但是对狼港海盗的讽刺,也是向官家卖好的表示。

赵武应诺,接过神臂弓,仰巡天。一只黑鹭,在散碎的云层映衬下,分外惹。他举起弩,把黑鹭的影收望山,右手指使力,扣下了牙发。

一阵猛烈的寒风撞开窗,卷屋中,赵瑜冷得手一抖,一滴墨从笔尖滴下,在信笺上了开去。他抬看窗外,空中铅云密布,当真是冬天了。

“是啊,郑家的谋当然得通知爹爹。”

赵文看看桌案上铺开的纸笺,眉便是一皱,反问:“可是要给大当家写信?”

不过赵瑜并不打算让郑家如愿以偿,他也不想回昌国,所以他这封信必须写。而对赵文说的话,只是不想显得自己狼心狗肺,故作姿态罢了。

大观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辛亥。【西元1109年12月4日】

赵瑜放下笔,问:“何事?”

劝走了赵文,赵瑜重新提起笔。同样描述一桩事情,只要文字上略加增删,得到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只是这,赵文并不明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