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而已。但是,再接下来,联邦政府最新出台的国内食品和日用品全面配给制度,却让每一个美国人都感到忧心忡忡。
——在之前的二战时代,美国的农业生产并未出现衰退,反倒是因为旺盛的战争需求,扫除了大萧条的残余影响,导致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都屡创新高。因此战时的美国人从来没有饿过肚子,面包和玉米饼都是不缺的,只是更加高档的黄油、巧克力和牛排之类有时候会缺货,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吃的好罢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三战来临的时候,由于急剧增加的物资消耗和农业劳动力的日渐匮乏,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物资来供给前线,就连美国这个曾经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国,也不得不开始实施食品配给了。
实事求是地说,相比于其它那些早已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的参战国,联邦政府预定在明年二月正式推出的食品配给制度,还是非常之宽裕和丰厚的。即使是普通的重体力劳动者,每人每周的配给量也有面包四千克、肉类或鱼类四千克、黄油五百克、糖五百克、果酱二百克、咖啡一百克、奶制品、脂肪和油一千克、牛奶三升。鸡蛋、蔬菜和水果则不限量供应,只要市场上还能买得到。文职人员和轻体力劳动者的面包和肉类配给量较少,但其余副食品的配给量跟重体力劳动者一致。如果是教授和官员,还有不同等级的特殊配给。
除了食品之外,香烟、烟草和酒类也将在明年实施配给,平民每星期只能购买三包烟,一个月可买三公升烈性酒或六公升啤酒。布匹和肥皂也被列入了配给名单,白宫发言人在一片嘘声中鼓励民众多穿旧衣服。
再接下来,民众用电也受到限制,根据城市的不同,每户人家每月限用五度到十五度不等。北部的缅因州等地缩短了冬季的市区供暖时间,还有一些地方则在早晨停止供应管道煤气,让大家啃着冷面包去上班。
当然,以爱因斯坦这位学术泰斗的身份,自然是不必担心全家人饿肚子,或者被迫坐在断了电的黑屋子里。但是,光是这些配给制度被推出本身,就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某种不祥的征兆。
——事实上,对于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即使身处于普林斯顿这样的上流社会聚居地,爱因斯坦也是感受得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小伙子们从学校里和街道上消失,被爱国口号驱赶到大洋彼岸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去作战。国内越来越多的岗位只能由老人们和妇女们来支撑,宛如一具被掏空的壳子。
如今,随着海外战争的节节失利,数以百万的年轻小伙子正在走向死亡,而被掏空的美国本土也越来越难以为继。而随着原子弹在全球各条战线上的遍地开花,这些小伙子们的死亡速度还将大大加快…
当然,跟他们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一座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
※※※※※※※※※※※※※※※※※※※※※※※※
想到这里,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就不由得感到了深深的懊悔和头痛。
他叹了口气,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照片,其中有凌空爆炸的蘑菇云,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轮船和电车,宛如被巨人踩了一脚的建筑物残骸,而最多的则是肝脑涂地、焦黑狰狞的尸体,以及浑身肿胀到不似人形的伤员…这些都是爱因斯坦通过几个朋友的特殊途径搞来的,拍摄于核爆之后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