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五十二章瓮中之鳖(2/2)

也就是由于蓟运河情况复杂,所以英法联军在第一时间内并没有选择这里作为登陆地,而是选择了大沽作为登陆地。当年僧格林沁主持津塘防务的时候,又在此地重新修筑两垒五丈的大炮台和两垒小炮台,中间域沉降铁笼一,用钢丝缆、铁缠绕成各型圈和各形态的尖、钩、链等状,以防止英法联军船只顺河北上。

非常老的了,太平军第一军将士们的铁脚板和后世那支解放全国的英雄队已经不相上下了,这也是为什么萧云贵敢率领第一军孤军京城的原因之一。

但很快这个行动就夭折了,据侦查得知,占据天津的太平军足足有一万多人,拿耳将军从塘沽两千守军中调的一千五百人前去几乎是送死,而且海军剩下的舰只中,吃最浅的灵顿号炮舰也搁浅在河里,也就是说海军除了已经在天津、河西务、通州的浅炮艇之外,再也没有适合的船只通过增援内陆的联军了。

霍各庄外一英里一山神庙内,萧云贵端坐在椅上,两侧汇集了第一军的众多将星,太平军的将军们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虽然他们也很疲倦,但那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事实证明,太平军能够战胜英法的队,也能够在正面野战中击败对手,虽然太平军一直以来和英法的关系不错,但萧云贵自从整编军队以来,假想敌就已经不再是那支腐朽落后的满清军队了,他们的假想敌就一直是他们曾经的教官老师的国家。此时,从宣战的当天夜晚开始,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恶战,太平军靠着其不意和人数上的优势,在从天津到通州的各个战要上都取得了胜利,虽然损失兵力也不少,但总归是少于英法联军的。

格兰特和蒙托在率领队往北撤退的时候派了几批信使希望能够绕过太平军的防线向塘沽地区的海军传递消息,也许是生母玛利亚保佑,总算有两名信使顺利绕赶回了塘沽

在焦急的等待中,到了黄昏时分,几名近卫骑兵终于赶回来报信,突袭蓟运河的近卫骑兵团顺利拿下了蓟运河的几座清军炮台,这个消息让萧云贵松了气,而那几名近卫骑兵则在完成任务后就倒在地呼呼大睡起来,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而他们的战则悲鸣一声,吐白沫倒地不起,活活的累死了。

当得到天津失陷的消息后,两位海军司令和留守塘沽的法军拿耳将军商议后,决定由拿耳将军调守卫北塘、军粮城以及大沽炮台等各地的英法联军陆军一千五百余人,组成西增援兵团,试图夺回天津,而海军则尽可能的派一些浅舰只行支援。

增援行动失败后,在塘沽的海军和拿耳将军渡过了两天焦急的日,他们消息断绝,派去的信使和传令兵没有一个能够回来的,这天总算是等到了联军主力派来的信使,但消息居然是主力队被迫从北面的山海关转,需要海军去北面支援。(未完待续。。)

萧云贵并没有太过开心,他还在等待继续东队的消息,他很担心一,那就是假如太平军不能迅速突袭蓟运河的清军炮台,联军海军派遣船只顺着蓟运河北上来支援联军,那太平军的围歼战斗就将化为泡影,假如放了大批的联军陆军士兵南下,那江南的战就难打了。

天亮后太平军已经控制了蓟运河两岸的码,收拢了船只,困在霍各庄的联军六千多残兵假如没有外援的话,几乎就是瓮中之鳖,但唯一的变数就是蓟运河的能否顺利封闭的问题了。

蓟运河、地形复杂,弯多岔多,河、海两汐相受阻形成急漩涡,有小“百慕大”称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家乡的先祖们借助其的天然优势,早在明朝时就为防御日倭海盗侵,在其两岸筑有炮台。

在北塘要内,信使见到了英军海军司令海军上将西莫格里和法军海军司令里戈。德努依里,西莫格里接替了受伤回上海养伤的何伯上将继续指挥英国海军的。两位海军司令得到信使的消息之后,很是到吃惊,他们不相信联军居然会败得这么快。

在塘沽地区的联军海军和当地驻守队得到宣战消息足足晚了一整天,直到天津被攻陷的第二天早晨,西莫格里和里戈。德努依里才从天津突围逃回来的联军士兵中得知准确的消息,此前联军派的信使施密特少尉了太平军的俘虏,因此当海军得知消息之后,已经晚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