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娘便看到倚在榻上正捧着一本苏词集低吟的老妇。
虽知这便是高太后,可李玉娘偷眼相看,却还是忍不住有些奇怪。这位太后,要论穿戴委实简朴,看起来竟和一个小康之家的老太太一样,毫不显皇家气派。面容温婉,可眉宇却自有一抹英气。抬起头来,一双眼眸虽然已经不甚明亮,却自有一种睿智的光芒。因为这一眼,便是再不知道的,也不会把面前这位太后错看成是个普通的老太太。
心神一震,李玉娘不自觉地垂下头回避了高太后的目光。深施一礼,低声道:“民女李氏玉娘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昨夜被高敏拉着教她觐见礼仪时她还有些惶惑,生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可听了后才知,在大宋时,就是老百姓见到皇族,也不用动不动就扑通一声跪下的。虽然惊讶,不过这倒正合了她的心意。
虽然是低垂着头,可是她仍然能感觉到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倒不是多犀利,可这样带着审视的目光却仍让她觉得颇为不自在。好在过了有一柱香的时间,高太后终于开口道:“坐吧”
李玉娘应声起身,看着倚坐在高太后榻上的高敏,不敢象在宫外一样随意。在一个宫女在她身后摆了绣墩后也只敢施礼谢恩,欠身坐了一点点。这也算是规矩了,便是赐座也没有稳当当地坐个坐位的道理。可这样坐,却比站着还让人觉得难受。
高敏看着上下打量着的李玉娘的高太后,低低唤了一声“姑母”,既带着撒娇的意思,也有无尽的哀恳。
转头瞥了她一眼,高太后似有若无地一声低叹,却是淡淡道:“李氏,我听闻你在杭州是和慧心师太一起办那个善堂的是吧?”
李玉娘一瑕,有些不明白怎么突然间说到善堂上来了。可不明白是不明白,既然太后问了,她自然是老老实实地答。
不知是高敏对太后说的,还是太后竟是专门调查过她的底细。除了善堂诸事,却又问她出海行商之事。李玉娘心中奇怪,可面上却是不显,又挑着一些海外趣谈说了,倒让高太后忍不住笑了几次。
偷眼瞧去,见高敏似乎心情也大好,李玉娘倒是松了口气。不管怎样,她都不希望高敏难做。
瞧见李玉娘看高敏的眼神。高太后目光一瞬,淡淡道:“倒也是个好孩子,最难得的是有与人为善之心。我大宋一向以仁孝治天下,若是人人都能这样,才是大善。”说着话,便看着李玉娘笑道:“你很好,这份善行足以做我大宋女子楷模…来人啊”低唤一声,她竟是平声道:“今有杭州府义妇李氏玉娘,本性纯良,乐善好施,实为女中楷模,特赐为六品安人,锡之勅命。”
李玉娘听得分明,可一直却没有反应过来。还是高敏轻叱道“还不快谢恩”,她才反应过来,起身照高敏的示意跪在地上叩首谢恩。
高太后看着她笑笑,也不多说,便令宫人带她下去更衣。李玉娘走出门,还有些迷糊。忍不住回头去看,脚下一耽误,便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却是高太后在冷淡地说着:“答应你的现在都做了,可你莫要忘了答应过予的事情。若有一日,有外人知晓这李玉娘与高家的关系,我另不饶你”
眉毛一掀,李玉娘差点就回身冲进去。只是脚尖刚转了一点点,她又收住脚步。只是低声一叹,便又跟在那宫人身后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