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扇子的来历(3/3)

空霹雳,因此李华的爷爷也成了埋伏的队伍中第一个打响战斗的人,当然也是第一个投弹和第一个掷枪的人。

眼瞅着一个胖虎虎的家伙先是在水中一个筋斗直跳而起,然后在空中四肢挥出了几种不同国家的舞蹈,再然后就是又在其它手榴弹的爆炸声中身子横在水面上忽上忽下了好一阵子,于是立了大功头功得到了应有的嘉奖,奖品是倭国天皇的弟弟在打死道观里的一个道士后抢来的一把折扇。

扇子上面的文字十分的古怪,写得密密麻麻没人认的,就连教书的先生也直摇头说是某种咒语,可这是一种荣誉不是?李华的爷爷就十分小心地将折扇保存了下来,他带着它参加了八路,又后来南北转战直到退休,折扇理所当然的成了李家的传家之宝,后来李华的爷爷还用水晶玻璃作了一个盒子将它存放了起来。

我家的老人们就常见到他拿出来给大家看,后来不知怎地因为这把扇得罪了什么人一直到死都没再让外人看见,而我也只在李华的母亲去世后在李华的手里又见了一次,听其他的老人说那把折扇是个了不得的宝物,可惜那年月太动荡了些不能再显于人世,后来经历了太多的事而不知所终。

只是再后来见到县里的、省里的大人物们走马灯似的到我家寻李华来来去去的,更有人出价出到了人民币十万元购那把扇子,要知那时一个县级的大人物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元,当然了李华的爷爷是坚决不卖,前前后后有不少人被李华的爷爷骂出了家门,前前后后又有许多领导上门求宝被李华的爷爷巧言婉拒。

后有人说根本没有什么扇子之事,是李家用来抬高自已在抗战中的战功,众说纷纭,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数十几年过去后听说日本倭国来了一个什么考查团,要求那个县里在那个天皇弟弟亡去的半山上有道观的地方建一个纪念碑,如果县里同意就给县里几亿几亿日元做为赏金云云,看来这事果然是真得。

为了那些个几亿日元当既有人跳着脚儿让县里领导们同意,听说有一位了不得的省里的领导还专为还未立的那个什么碑写了篇很是有些气势的题跋,以彰显中倭友谊万古长青云云。

但是县里的顶了天的那个领导严词拒绝,据传说他宁可舍了生家性命坚决地将倭人们的考查团赶出了县城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