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她都不相信真是何绍文写的,而除了梁瑾瑜,再没有别的嫌疑人选。
俞宛秋的疑惑,也是梁瑾瑜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好不容易今天中午把那劳什给何大人拿走了,他以为今晚总算可以早些安寝,不想皇上还要“再坐一会”五更天就要叫起的人,三更天了还空坐什么?
梁瑾瑜喝了两,突然觉得没意思起来,自己走到隔
寝房躺下。
一个跟他毫无关系的已故男为什么会对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梁瑾瑜心里其实早有答案,只是他已不愿承认。
送走手稿的当天晚上,他批完奏折,习惯地拉开一个
屉,拉开的那一瞬才醒悟过来,里面的东西已经不在了。
“皇上,快三更了,您该歇息了。”已升为总的张顺躬
立在门
提醒。
躺在床上,努力闭着酸涩的睛,梁瑾瑜回忆起在这之前的几个月,每天晚上在灯下批阅俞慕凡的手札、眉批和短函,有的短到只有一句话,他却看得津津有味。推敲、琢磨,然后写下自己的见解,内心竟觉得异常的平静,似乎白天遭遇的一切烦恼,都得到了舒缓。再就寝时,总是睡得特别沉,特别踏实,故而虽然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长,
神却很好。
他不敢再,招来奉茶
女给皇上换上一杯养
茶,自己退到外间静守。
既然靖国无论如何都赶不上赵国,不如放手一搏,也许还能险中求胜。
就会发现,跟以前梁国藩镇时比起来,现在的赵国,大到国策,小到赋税中极细的条款,都已经有了
大的改变,
他竟有怅然若失之。
想到这里,俞宛秋益发不解了:如此重的责任,如此张忙碌之下,他是怎么
空来写这些东西的?
但百姓意识不到,因为都是渐变,一地改,这是赵延昌的稳妥
,也是他的狡猾
。人都有思维定
和行动惯
,不容易接受突变,却对“
细无声”式的渗透没有防备能力。
张顺暗地里叹气,这位爷自从撤军回来,就像不要睡觉一样,每天忙完了公事,还抱着几本书念念写写,涂涂画画,比小学生功课还用心。
在数国林立,战争随时可能发生的前提下,赵延昌的法是比较明智的,梁瑾瑜则有些冒险,甚至有些孤注一掷的味
。
相较而言,梁瑾瑜就激得多,到底年轻,为人
世再有城府,年轻人的冲劲和
血总在那里。
“朕再坐一会就去睡。”
从某意义上,梁瑾瑜的举动也能理解。靖国无论国土面积、境内
产还是军事势力,总之,综合国力,都不如赵国。赵国更有个梁瑾瑜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皇帝和太
父
俩分工协作得极好,一个专心治国,一个专心治军,梁瑾瑜则没人分担,两边一肩挑。无论多得力的助手,也只是臣下,不可能像赵延昌父
那样对彼此完全信任。长此下去,赵国国力越
,跟靖国之间的差距越大。
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有两可能:一
是,新政效果显著,靖国因此而变得很
大,把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还有一
,是失败,朝臣和百姓怨声载
,国家失去向心力,迅速走向衰败。
然后,他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