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24皇商(2/4)



毕竟,文武官员互相看不顺,以及互相不对付的芥由来已久。有此机会弹劾一番,别的不说,首先是解气了。

这是两人酸兮兮绵绵的告白之后,第一次相见。薛蟠倒还无所谓,只是徒臻反倒有些不自在了。有心虚不安的情绪作祟。薛蟠看在中,暗暗偷笑。面上却坦然说:“这是招标会场券所赚的六十万两,我先给圣上送过来了。招标会之后的安排,我会写了计划书递给陛下的。”

当初薛蟠就说过,薛家所有买卖会有六成上缴内库。于是场券告罄当天,薛蟠便提了六十万两的银票了皇,乐颠颠的找徒臻分赃去了。

徒臻,打量薛蟠半日,最终还是放下了那不安,转移话题:“军东瀛的事情也行的很顺利,不意外的话,东南师在年后就可以发了。”

当然老百姓的这些个顾虑算计,武将官宦们是不甚在意的。虽然十几万两银不少,但也不够他们一年贪污贿赂的。且若是没有了战争,他们又从何贪污呢?

每一张场券白银五十两,每一个竞标牌号黄金五十两。想来参与竞标的商家们自然是不在乎这些个小钱的,于是天南地北的搜刮下来,招标会还未开始,一万张场券和一千个竞标牌号便全都卖了去。两者加起来净赚了约有一百万两白银,看得众人瞠目结,不得不叹服薛家小侯爷的敛财手段。

然而没有如果。这么多年来朝廷上下虽然没有明说,实则每年年景不好的时候,沿海一带总会有那么一两波海盗过来掳掠枪杀的。想到这里,当地的百姓们全都不由自主的沉了脸面。

至于会不会打输,全武将俱都表示不考虑。之前不死不活的也只是没有动力罢了,如若真的将倭寇打残了,他们每年都不来,也就再没了机会向朝廷要钱,他们岂不是困顿了?

武官将领们自然不甘心受此指责,被无奈之下,也全都纷纷上表,主动请战,势要将脸面挣回来。他们想的也简单,贪污粮饷赚的毕竟在少数,如若真的如报纸所言,小小的东瀛那般富庶的话,自己带兵攻打在前线,真的打赢了所赚银钱岂不比贪污粮饷要好得多。且名声也更好听啊!

只是他们不在意,不表示“清廉”的文官们不在意,于是一个个的上表请奏,话里话外、字里行间俱都指责军无能,使我大雍国威蒙羞,军的将领官员必须要对此负责云云。

环境想象没有这场战争,自家的男丁下田活,辛苦一年等到了秋收之后又能赚得多少…最后得了一个结论,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圣上登基后又连连降了两次的赋税,自家的日本该过的的。

徒臻便顺势将攻打东瀛的计划提上日程。庞大的国家机开始转动起来,担任兵尚书的薛之章也越发繁忙了。

朝廷的举措运筹于薛蟠无关,他要考虑的则是在十二月中旬便要召开的招标会一事。这一条信息也是在报纸上公然刊登的。为了将第一次召开的招标会办得更为盛大彩,薛蟠提前了将近两个月将消息放去。当然,在此之前薛蟠言语中也有意无意的透漏过,京中比较重要的王公官宦们俱都清楚的。只是看了这条信息之后,更加心有盘算的收整起银钱来,确保招标会上自己能够竞标成功。

与此同时,薛蟠又通过开在各地的商会通知了大半有实力的商人,务必保证他们在开会当日抵达神京。几番动作之下,这招标会闹哄的也不比征兵低调。薛蟠索在这个时候价拍卖起了招标会的场券和竞标牌号。

一时间,大雍朝上下民心全都被这一片文章给鼓动起来。甚至有鲁直,直率之臣在大朝会上公然上奏,恳请朝廷发兵攻打东瀛。民间响应参军者也多如,尤其是粤闽滇浙一带,常年受到海盗倭寇的袭击,更是群情激奋,不过三五日间,打听报名参军者竟然多达几千之众。

如果真的较真儿打仗的话,海外的夷人厉害不厉害?南安郡王一怒之下,还不是俘虏了一万多的降兵败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