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二十八章最后的平静(6/6)

成大军骚乱乃至内乱的因素。…,

不多的粮食以及不足的休息是困扰着明军的最大困难。

“启禀大汗。明军往东走了。”正在这时,有一个传令兵感到阿喇哈青森这里说到。

“往东走了?”听了传令兵的话阿喇哈青森不解的说道,从刚才自己对明军行军的推测上来说阿喇哈青森认为明军应该继续往南方走才是,明军的主将不是傻蛋,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大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了,可以说对于此时的明军来说继续往南走到大天南才是唯一可以活命的方法。而继续往东走基本上相当于自己踏进了死亡的道路。胡彦殊的命令一下子让阿喇哈青森有点想不通了。

“传令下去,继续跟上明军。”不管想得通还是想不通,阿喇哈青森都不得不先跟上明军再说。

很快在阿喇哈青森的命令之下蒙古大军开始开拔上路,这一次还是向之前那么近距离的跟在明军的后面。

由于刚才的休息时间十分的短,此时所有的人都十分的疲惫,所以在此上路的大军不管是明军还是蒙古人都有意的放慢了速度。

而阿喇哈青森则在这个时候骑在马上不断的思考着明军的反常。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之后,胡彦殊的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人,从这个人的口中以及对方身上写到的信物胡彦殊知道他是李端澄派出来的探子。

在前往大裕乐要塞外面赶制深沟的时候李端澄便已经派出来了不少的探子,这些探子一方面是为了打探此时天北特别是明军以及蒙古人的情况,而另外一个目的便是将此事大裕乐要塞的情况通知胡彦殊,让胡彦殊根据大裕乐的变化调整行军的路线以及应付蒙古人的方法。

则被胡彦殊发现的这个探子正式李端澄派出来的最后那一批的探子,之前的那些探子在没有收获之后都已经返回了大裕乐,只有这一个探子不甘心什么消息都没有打探到便自作主张的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往四周扩大了,没想到他刚好在纳剌秃的东边遇上了胡彦殊的大军。

“将军不知我们这是要前往哪里?”看到胡彦殊带着大军往南方走去,那个探子不解的问道。

“往昌都剌。”胡彦殊的回答很是简洁。

“什么?去昌都剌干什么?”探子听后心里一惊,然后朝胡彦殊说道:“请将军借一步说话。”

之后很快胡彦殊也那个探子便单独的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和后面的人最少拉开了数百米的距离。

看到没人会听到自己的话之后,那个探子终于开口说道:“将军,总督大人已经在大裕乐等候将军多时了,不知将军为何快到了大裕乐去要往东边走,昌都剌距离大裕乐数百里地,看此时大军的情况将军应该知道能不能够走到大裕乐都是一个困难,更不要说昌都剌距离大裕乐之间的距离了,到时候难道将军认为自己还走得到大裕乐吗?”

听了那个探子的话,胡彦殊叹气的说道:“哎,不是本将不愿意直接前往大裕乐,而是情非得已不可以去大裕乐,你应该发现在我们身后的那些蒙古人了,不相瞒,其实那些蒙古人已经跟在我们的身后大半个月了,期间不论如何都不能将他们甩掉。如果本将直接带着大军前往大裕乐的话,则天南必然危矣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