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成祖皇帝便登殿点将,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统率水陆大军八十万以恢复安南陈氏王朝为借口远征安南。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大军水陆并进,追歼残敌,清远伯王友等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张辅大胆起用降将陈封攻击,大败胡杜。尽夺其舟,遂定东潮、谅江诸府州。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来战。明军迎头痛击,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安南兵焚溺死者无数,江水为赤。张辅在咸子关筑城,命都督柳升镇守。3月,安南兵又搦战于富良江,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5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至此,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
大胜了之后成祖很快以平安南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正式把安南变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至此,脱离了中原王朝数百年之久的安南地区终于再一次回到了中国的怀抱,不过事情如果就这么完全结束了也就不会有现在朱厚照和和奂两人谈论的问题了。
在大明再一次将安南纳入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之后发生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争才更是两国之间仇恨的焦点。
由于当时安南已经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几百年了,当地的民众早就已经不再承认自己是中原王朝的子民了,这是安南在后来反抗成功的基础。在大明远征安南的大军撤回大明之后安南立刻出现了反抗的力量,成祖皇帝向来喜欢高压政策,对于安南当地出现的叛乱全都采取了残酷的占压。本来大明在这个地方的统治就已经得不到太多的人心了,之后残酷的镇压更是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很快安南的局势便愈演愈烈了,在安南各地反抗的力量不断的冒出来,虽然在成祖皇帝还在的时候这些反抗力量一直在和大明的对抗当中落于下风,但是后来随着成祖的驾崩,两边的情况便完全的被扭转了。
成祖之后的继承者在军事能力上面完全无法和成祖皇帝相比,所以在成祖之后由于连续的失误大明在安南的局势便急转直下,城池接连被攻破,官府接连被屠戮,大明能够控制的住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到了宣宗的时候基本上大明已经丧失了对安南的实际统治,除了名义之上安南还算是大明的疆土之外,大明已经完全不能够对安南产生丝毫的影响了。
后来面对越来越糜烂的局势,终于最后大明撑不住了,因为大明在安南收获的回报远远小于自己的投入,在1437年正统二年的时候,英宗皇帝正式的下旨册封当时安南的实际控制着黎利为安南国王,而黎利也不愿与大明继续为敌,所以随着大明的率先让步,这一场前后跨度几十年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