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在历史上即便没有现在朱厚照的战功,大明在繁荣上面也不必成祖的时候差了。
而这一世因为有了朱厚照的这个意外情况,现在大明的国力比着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还要好的多了。有朱厚照在孝宗身边不但有时候会给孝宗一些自己的建议,而且由于有了朱厚照历史上孝宗晚年犯下的几个错误也没有发生,并且等到朱厚照长大一点之后通过商业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之后每一年都秘密的交给了孝宗大批的银两用意免税、更换军队战备以及修建水利设施上了。可以说现在的大明绝对比历史上最好事情的大明还要繁华。在税收制度没有丝毫改变的情况下单说税赋每年便增加了一倍有余,历史上此时大明的税赋折合成白银就在**百万左右,但是现在却足足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两了,去年经过户部统计出来的数字为以前七百万两。而今年估计还要增加。当然这些增加也和大明这几年军事上的动作不无关系。…,
首先是在西藏以及青海的动作让朝廷彻底的掌控了两地,以前虽然两地也是大明的,但是大明却基本上没有从这两个地方得到过什么税赋,现在大明彻底的控制了这里以前交给那些法王们的税赋也要交给大明了。可以说此举直接增加了两个省份的税赋。虽然这两个省份经济不怎么地,但那也是两个省不是。
而和鞑靼以及亦力把里等之间的战争更是让大明获利不少。首先战争带动了民间与战争有段的商业的繁荣,其次通过战争不但让大明又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战争之争得到的战利品也极大的增加了税赋。现在新得到的河套西部以及天南、天北等地才刚刚控制还没开始生产,估计等一年之后这些地方安定了说不定又是能够增加大量的税赋。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沈贞要将这下变化全都写下来交给现在的大王李怿。他得让李怿重新改变对大明之间的关系。跟在李怿身边多年的沈贞很明白李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其才华也是不输于那些大儒们的,而且还比较能够虚心求教,可以说只要不出意外起码做一个明君还是有的。
但李择也不是没有毛病。相反他的毛病还不少,比如生活比较奢华还有比较残忍。而且沈贞知道李择这个人有点薄情寡恩。不过作为国王有这些毛病没有什么,历史上那一代朝鲜大王没有这些毛病。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沈贞还是到李择还有另外一个毛病。那就是妄自尊大。以前在燕山君时代的时候他还好一点,但是现在做了将近一年的大王了,李择的这个毛病也越来越明显了,比如李择经常在群臣面前说一下瞧不起大明的话。这些话在朝鲜国内没有什么,但是一旦传到了大明境内,那这就是大麻烦一件,特别是现在大明国力恢复了的情况下,李择还是这样说便不合适了。
历史上关于李择妄自尊大的记载还是不少的,比如历史上记载朝鲜中宗李择对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鲜赴华使节了解明朝皇帝、朝廷的动态。朝鲜虽然事明恭谨,但是素以“礼义之邦”自居,常从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发私下批评明朝弊政。中宗对明朝皇帝便颇不以为然:“成祖(朱棣)…以一言之失,诛戮大臣。略不假借,甚为不可”、“崇信释教,非帝王盛德”;明宣宗“兴居无节,岂美事乎?”;就连他在位时的宗主国天子明世宗也如此评论:“好自用。天下之事无不总治,如有直言者,辄重刑,人皆禁嘿”…。
先不说李择作为一个属国的君主,这样私下里议论上国的君主在当时便是不应该的,就是李择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
先说他的王位是怎么得来的,从自己哥哥手里抢过来的,和朱棣一样是造反得来的。不过他还不如朱棣呢,最起码朱棣还没有杀了建文帝,也没有杀了建文帝的后代。可是人家李择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就是把自己哥哥的儿子也害死了。而且自己的大嫂也在自己的逼迫之下便成了自己的人。
他说大明宠信佛教,但是自己更甚。他倒是不宠信佛教,可是他更加卑略,先不说他自己和他哥哥一一样实行灭佛行动,不但把僧侣强制还俗。无偿没收寺庙财物,肆意杀戮僧人,更是把寺庙变成了妓院。比着唐朝时期的武宗灭佛还要令人不齿,最起码武宗干不出来那么龌龊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