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上矛盾这么大,这一会在京城内碰到了一起那当然不可能互相写实一下,蔑视的走过。人家可是直接真刀真枪的干上了。
除了这几个之外,就是朝鲜了。这一回朝鲜派人前来第一个目的自认还是为了从大明这里得到一点东西,不过这一次他们和前几次不同的就是这一次他们带了一个特殊的使命来了。这还得从去年被人害死的朝鲜国王燕山君李隆说起。…,
燕山君李隆是李氏朝鲜第10代君主,第11代君主朝鲜中宗的同父异母哥哥。是第七代君主朝鲜世祖的曾孙,也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位废君。虽然贵为君主,但是人家不但下场凄惨,就是在死后连一个谥号都没有。
燕山君原本随顺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仁粹大妃去世后,态度一转。开始和太宗、世宗一样对佛教加以破坏。他撤去三角山藏义寺佛像,赶走寺内僧侣,将教宗首刹兴德寺的佛像废去,寺院改为官用。1504年。他还废掉朝鲜禅宗首刹兴王寺,移佛像至桧岩寺,改圆觉寺为妓院;自高丽以来所举行的僧科制也被迫废止。不久,兴天、兴德寺相继被焚,禅宗、教宗本寺俱毁。宗务转移他处。
他不喜欢儒家文化,所以经常都与尊崇儒学的百官发生冲突。他任内曾发生两次士祸,分别为1498年的戊午士祸及1504年的甲子士祸。其中甲子士祸的成因,是燕山君听信外戚官员邱士洪谗言。追捕与生母尹氏案件相关人士并加以杀害。燕山君常带官妓到处游玩,并对进谏功臣一个个施以酷刑。是李氏朝鲜史无前例的极恶无道、冷酷无情的君主。
1506年,中宗反正九月一日的时候。吏曹判书柳顺汀、知中枢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颜等人发动政变,组织军队扑杀外戚慎守勤和邱士洪,随后包围昌德宫,驱散宫中卫队后迫使燕山君退位,并以慈顺大妃(成宗第三位王妃,朝鲜中宗生母)的名义命令燕山君交出国王印玺。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赖,但最后不得不于九月二日清晨交出玉玺。政变发起者随即赴晋城大君私宅,将其迎入景福宫,在勤政殿即位,是为朝鲜中宗。
燕山君退位后被流放到江华岛的乔桐,两个月后被赐死,得年30。因以暴君身份被废,所以没有庙号、尊号、谥号、陵名。其子(废世子在史书上记载的确是被杀的)。至于燕山君的元配夫人并没有被杀而是封号为慎氏。
明史中记载如下:“…正德二年,以世子夭亡,哀恸成疾,奏请以国事付其弟怿,其国人复奏请封怿。礼部议命怿权理国事,俟卒乃封。既,陪臣卢公弼等以朝贡至京,复请封怿,廷议不允。十二月,母妃(即贞显王后)奏怿长且贤,堪付重寄。于是礼部奏:以痼疾辞位,怿以亲弟承托,接受既明,友爱不失。通国臣民举无异词,宜顺其请’。上乃允怿嗣位,遣中官敕封,并赐其妃尹氏诰命…”
朝鲜奏闻使再一次骗过了明廷。因为在这几件事情上其实最初朝廷是不允许李怿即位的,不过最后李怿最后却通过花言巧语欺骗了朝廷说自己哥哥死了,侄子也死了,自己是没办法才即位的。当然这是历史上的过程。
而现在朝鲜的使者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件事情的,现在李怿在自己的部下的协助之下已经杀了自己的哥哥以及自己的侄子自己当上了国君,但是他还缺少一道程序,那就是大明的册封。在大明朝属国的国君的合法性是需要经过大明的册封的,也就是大明承认你了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但是如果大明不承认你的话,那你可能就得悲催了,到时候只要大明露出了风声便很有可能会有人取而代之。特别是对于李怿来说他更需要大明的支持,一方面他是通过造反上位的,在国内肯定很多人反对。只有获得了大明的支持了他才能够作为王位。而另一方面,如果大明真的不承认的话,很有可能李怿自己便性命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