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这里以后属于大明(3/6)

人的情况下的。在前几天的一战中,虽然昔班尼付出了一万八千人左右的伤亡,明军的伤亡同样也不小,将近一万人了。

可以说不管是在战前还是在战后袁启文和昔班尼双方在乌喇秋别的实力都差不多,并且双方的将领也都是经验丰富之辈,所以想要短时间内打败对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靠着奇谋获胜的,那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些战争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传播的比较广泛,事实上大多数的战争也是和现代化的战争一样,都是靠的实打实的打出来的,双方都要经过长时间多次的交锋,就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了,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是者,谁中途退出了,谁便是失败者。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袁启文想要短时间彻底打败昔班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就更不要说弄不好袁启文还有可能会成为失败者呢。这里毕竟是乌兹别克,昔班尼在自己的家里可以不断的征兵,而袁启文却不能。虽然现在乌喇秋别和南疆连在了一起了,南疆以及亦力把里毕竟是大明刚刚获得的土地,那里的人民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大明的军队。…,

所以袁启文打算的便是一方面和昔班尼打一场持久战,另一反面在联系一些盟友。

袁启文最大的仪仗便是他是大明的将领,而大明的实力远远大于乌兹别克。通过南疆袁启文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大明的物资补给。有了这些再加上坚固的乌喇秋别城,袁启文坚信最起码何意和昔班尼打上三个月。到时候袁启文相信坚持不住的一定是昔班尼,因为乌兹别克没有那个实力和大明耗下去。

袁启文和昔班尼之间的关系很快便发生了转换,之前一直都是袁启文在进攻,而现在随着兵力加强了,昔班尼也开始了转守为攻了。而袁启文正巴不得昔班尼来进攻呢,自己有着城墙之利,干嘛不用。一个城墙便可以顶的上数万大军了。到时候自己作为防守的一方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直接便占了上风了,而反观对方面对高高的城墙不付出几万人的伤亡休想攻入城内。

在整编好之后,第二天,昔班尼亲率十五万大军对乌喇秋别发动了进攻。虽然进攻猛烈,确实收获甚微。向来攻城之战便是最让人头疼的,如果守军少还好说,要是守军多了,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一般很难攻入城内。

历来面对守军数量众多的坚城,进攻的一方可以采取的方法便分为三种,一种便是不断的进攻,靠着人数上的优势硬是用尸体来填满城墙。这是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残酷的一种。

第二种便是围困了,将整个城池都围困起来,然后等到城内的粮草等用完之后城内自会发生内乱,到时候便可以多下城墙了。这一种方法却只使用与城内储备的粮草少,并且进攻的一方不需要短期内获得的情况下才行。历来围困战打个七八个月的都很常见,而围困个一两年才分出胜负的也不少。就像历史上的宋朝开封之战的时候金兵足足围困了开封将近两年,而二战时候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时候德军也足足围城九百天。

第三种便是很多人都喜欢谈论的奇谋了。不过这种方法虽然最为让人津津乐道其实实际之中却很不好用。大家都不是傻子,哪有那么容易让你得逞。

现在昔班尼对袁启文采取的方法便是第一和第二种的结合了,先打,如果能够打下来自然是更好,如果打不下来就只能也采取围困的方法了。不过第二种昔班尼实在是不想使用,因为城内的袁启文经过几天的时间调集了大批的物资了,想要耗光这些粮草,不知道还要多长的时间,昔班尼显然不想让这场战争进行那么长时间,时间越长变数也就越大。

从第一天开始昔班尼便发动了猛攻,虽然最后没有能够获得进展,昔班尼却没有放弃,在自己军队出现伤亡的时候,很显然明军也不断的出现了伤亡,昔班尼就是耗也要把城内的明军给耗光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