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其了突围。
昔班尼和袁启文的大军基本上都在乌喇秋别的北城附近对峙着,此时北城外面可是布满了大军,所以李端澄突围的时候并没有把突围的地点放在北城而是选在了距离明军最近的东城。
下午,昔班尼和袁启文双方刚刚休战没多长时间,准备好了的李端澄突然带着所有的明军从向东面的昔班尼的军队发动了进攻。
在城外的袁启文得知李端澄突围之后果断的抓住时机一方面派人去东城接应,另一方向亲自带着八万大军向昔班尼发动了进攻。
虽然有心去堵截李端澄他们,面对袁启文发动的全面进攻昔班尼也不得不全心应对,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兵力来接应自己在东城的守军。
在东面,李端澄和袁启文派去的明军里应外合之下乌喇秋别外城的东城很快就到了明军的手中,这下子李端澄带着的明军和袁启文带来接应的明军终于连在了一起。
而在城外,袁启文先是派出了三万骑兵从北面朝昔班尼的侧面发动了猛攻。然后自己亲自带着剩下的五万大军向昔班尼的中军直接进攻。…,
北面三万明军骑兵一直从昔班尼大军的外面打到昔班尼中军所在的地方,虽然昔班尼同样派出了不少的骑兵在北面阻截,一方面明军是进攻的一方,在攻势上更加的猛烈,昔班尼派去的大军只能防守者拦截根本就发挥不出全部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大明军队优良的武器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样是对射,昔班尼的大军只要一中箭不是身死就是重伤,而明军却有很多可以依靠坚固的铠甲卸掉大量的弓箭的冲击力。虽然也会受伤,很多人却仍然有着一战之力。
东面,在李端澄和袁启文派出去的人合兵一处之后兵力一举突破了两万人,然后这一只军队以李端澄为将直接从城里面向昔班尼发动了进攻。
面对自己派往北面以及东面大军的节节败退,昔班尼不得不再次分兵去救援,分兵之后却又造成了中军人数的大量减少,这个时候袁启文抓住机会连破昔班尼中军三道防线,直接杀到了昔班尼的身边。
面对来自三个方向的进攻,渐渐的昔班尼有点顶不住了,在傍晚的时候昔班尼留下了一万骑兵殿后自己带着剩下的大军直接向后退出了三十里脱离了战场,然后在三十里外昔班尼再次摆开了阵势。昔班尼不得不退,因为第一次全面交锋的时候自己落入了下风,那时候如果再不退的话很有可能用不了多久大军就乱了。所以昔班尼只能暂时退后以待重整旗鼓之后再战。
昔班尼这一退后,直接让整个乌喇秋别城全都再次到了大明的手中。昔班尼撤退之后袁启文并没有继续追击。刚才那一战全靠李端澄的里应外合以及大明军队的突然进攻,所以这才能暂时占得上风。也试试占了上风而已,昔班尼虽然后退了三十里,却并没有失败。刚才那一战他也就是比明军损失多一点而已。这里是乌兹别克,他很快就可以把兵力补充。现在昔班尼在三十里外再次摆开了阵势,没了人在后面偷袭想要再次轻松打败对方不可能了,所以袁启文便没有再次追击,这个时候还是先巩固果实再说。
重新占领乌喇秋别之后,袁启文和李端澄商量了之后先是把城内的所有平民全都赶了出去。十几万什么都没有老弱病残到时候也够昔班尼头疼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