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半天的讨论,朱厚照和杨一清两人终于把整顿边关的事情给定了下来。不过朱厚照此次让杨一清京可不单单是为了这一件事情。
看到到现在还有人说我前面写的让主角经商赚的钱太多了。在这里我在说明一下。其实本都不多。给大家一个数据: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
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它珍宝细
无法统计。千万不要看丢了那个“万两”两个字。历史上刘瑾是1505年开始掌权的,而他却是1510年死的。刘瑾掌权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四年多一
的时间。你看看人家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通过受贿都积聚了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还有各
珍宝不计其数。和他一比,就是朱厚照也得自叹不如啊。还是那句话,明朝中央税收不
,但是明朝民间绝对有钱。
军屯的最大问题便是土地的集中问题。说白了便是和外面的一样,土地都到了地主的手里,普通人没地了。当然卫所里的田地那些地主们是不敢碰的。他们虽然有银
,但是有时候银
在那些当兵的人的大刀面前也不好使。不过虽然那些地主们不敢侵占卫所的土地,但是不代表没人敢。那些卫所里的将军们就敢。面对那些良田,那些在军队里贪污腐败的中
级将领可是一
都不会手下留情的。一百多年下来土地越来越少,当然实际的土地没有减少,只不过是这些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些
级将领手中。普通士兵的土地越来越少,卫所里很多士兵都是拖家带
的,没了土地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到时候他们不造反才怪。
这个情况了。”朱厚照吃惊“不知杨大人可有何良策。”…,
原因吗,就是由于有人造反了。并且这个造反的份还不一般。
朱厚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趁机整顿军屯。所谓军屯,是明朝特殊军制下的特殊政策。这也是当年太祖费尽心机想来的一条绝妙的政策。就是每一个卫所在自己卫所的附近开垦荒地,然后自己
地自己养活自己。卫所里的所有人包括他们的家人全都生活在那里。打仗的时候男的就
去打仗,没仗的时候就回来
地。当年太祖想的是
好的,这些人自给自足,粮
多的时候还可以上
一
分给朝廷,解决一下朝廷的资金不足的现状。只是这个政策最初实施的时候还是
好的,不但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各个卫所自给自足不需要中央发粮饷,也为朝廷省下来大量的银
用于国家建设。只是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政策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从太祖之后,这个军屯的制度便开始
现问题了,到了现在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了。
“禀殿下,臣考察三边之地后发现三边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再之后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遏外侵。只要此举实施得当便可扭转边关颓势。”
杨一清说的办法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修浚墙堑、增设卫所经理灵、夏这些都是需要银的,就现在大明每年那
税收,要是办的起来那奇了才怪了。不过现在没银
,就是挤也得挤
来
银
先把架
搭起来。在之后,只能是朱厚照自己往里边贴钱了。
想到这里,朱厚照还在心里谢了一下刘瑾。因为这个问题正是刘瑾发现的。当然不是这一世,是历史上。不过比较衰的是,历史上刘瑾不但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还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结果吗。就非常的令刘瑾不满意了,因为他正是由于这件事才死的。他也算是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又把自己给埋了
去了。